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主体性吗?--试论儒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定位

来源 :中国社科院,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山西民族宗教文化交流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之作,基本上是从当代儒学诠释的分化着手,在参酌近年来大陆学界有关从“后现代”视域重新定位儒学的讨论之后,尝试针对儒学义理性格的归属,提出分析。全文分别从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一是儒学的特质是否可以从“主体性”这个概念来规定。另一则是在“后现代”一片反形上学的声浪中,检讨儒学是否还要维持“形上学”的身份。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主体性”概念的运用中,意义并不一致。有时牟先生是要藉“主体性”概念凸显儒家重生命实践的存在进路,有时则是为了要证成儒学的“自律道德性”,径自将主体性简化等同于“实践理性”。如果我们维持第一个涵义来理解儒家,则儒家与“后现代”的语境调性并无不一致的情形,但若坚持第二个涵义,则不免与后现代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至于第二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若能放弃以“实体”为核心的西方古典形上学的框架,从哲学诠释学来重新展开天人关系的理解,则儒学是否一定要保留“形上学”这一身分,其实争议性并不大。
其他文献
《电影1——运动影像》(《The movement--image》)与《电影2——时间影像》(《The time--image》)是德勒兹关于电影的两部理论著作。德勒兹的电影理论主要围绕柏格森的四个注解展开的:(1)关于运动的命题;(2)运动影像及其三个变体;(3)从回忆到梦幻;(4)现在尖点与过去时面。另外,电影影像属于一类符号,但不同于语言符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虚拟生存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在给人们带那个是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方式。长期虚拟生存造成了人的异化,主体性的丧失。本文以虚拟生存的表象出发,剖析虚拟导致异化的深层原因,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紧密相关,但从深层看它们都属于西方政治经济民主化过程中出现的并与这种过程相适应的一种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潮。从文化和艺术史角度看,后现代即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界限的模糊与消失。它的直接原因在于文化艺术赞助者的变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大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新贵对艺术的赞助导致一系列艺术评价机制的变化。从政治经济民主化这个角度不但可以从新的角度解释艺术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变化,而且可以
成玄英在对《庄子》一书中的音乐思想进行疏解时,在以“和”为美的文化背景中,基于重玄道学心性论,提出了“动乐音以和性”的音乐美学主张,并且认为琴是实现这一审美主张的重要媒介。他的这一美学主张,丰富了“和”这一美学范畴。
当前国内恐怖小说批评中经常使用伯克的崇高理论作为依据,这是一种理论使用的误区。伯克的崇高理论与当今的恐怖小说虽有理论上的渊源但是并不能等同或者简单照搬使用,恐怖是一种独立的审美类型,崇高不等于恐怖。
本文主要内容是文化研究之“身份政治”再思考。作为"文化研究"的核心思维范式,身份政治是近年来兴起的强势学术话语。以往对身份政治的理解和研究多局限于学科的现实政治意义或哲学的主体心理价值,拘泥于现代、后现代哲学,阻碍了对身份政治的历史理解与现实参悟。从根本上而言,身份政治是一个启蒙问题,它渊源自苏格拉底一柏拉图哲学之中。《王制》卷9的苏格拉底式神话象喻第一次展示了身份政治所本有的个体灵魂品性与群体团
“文学性”是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言说文学本质的一个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文学本质的提问方式由“文学是干什么的”变为“是什么使文学作品区别于非文学作品”,其关注的重心则由文学的外部规律转向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方法也从“前科学”的“印象概括”式转变为“科学化”的语言学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的本质主义的倾向,导致文学研究忽视内部差异,固守外部边界。解构主义对“文学性”这一术语进行了重构,使之不
20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曾兴极一时,尤其是反"冠军文学"套路而出现的问题报告文学,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体育报告文学所关注的身体问题却是其来有自。建国之后体育报告文学的身体话语一直纠缠于国家与意识形态之间,"冠军"与"国家"在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话语表现。这一现象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性问题的崛起而出现了转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冠军文学”产生的历史语境,然后分别从不同叙事角度分析了国家
佛教大量译经始于东汉桓帝时来华的安世高,安世高译经以《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为最着盛名,而其经即以老子的清静无为来说禅定。卷上说:“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引入了禅修中。而“守意”一词,也是受汉世当时流行的“守一”衍化而来。《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至汉《太平经》等书,推衍为“守一”,而安世高以守意来译禅修时的止意、定意。此外,老子的有无之说
本文介绍了佛教的中国化情况,简述了佛道之争与佛儒之争的概况,指出佛教的历史命运,正是因为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有极其强大的同化力,连佛教这样精致的思想体系也避免不了这种命运;另一方面,作为异质文化,佛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也才能真正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