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异哲学史看如何正确对待差异

来源 :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异问题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关同异问题的若干哲学和实践思考理应得到严肃的探究。笔者以为,处于当代语境,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跟上思想史发展的趋势,超越肤浅、狭隘、机械的同异观,走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偏执,以感性的、多样性的、差异性的事实为基础,宽容矛盾性,培植共存兼容的复杂性、复合型、协调性思维模式,维护社会活力,树立人们自我管理的责任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公正和团结。笔者从同异关系探讨中得到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这就是:打破一切形而上学和教条化的治理理论。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深度学习与混合式教学之间的关系,论述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中国佛学的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自然精神、思辨精神等方面,限于篇幅,本主要围绕前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主要内容
会议
本文的初步认识是:王道作为儒家的社会理想虽属于政治范畴,但实质上是儒家“德”“孝”“礼”等基本哲学概念的外化;它在封建社会的实现条件,不仅靠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行为,更依靠
本文从朱熹《大学章句序》节选和《大学》经一章的部分章节中论述了朱熹的注释解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注释解法。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究。
会议
相对于西洋哲学强调的逻辑性与体系性,一般对中国哲学的初步印象是多体验、少分析,不重视方法论等。这些说法听来好像没错,但想想应该不算是好括。既然中华儿女口口声声、念兹在
会议
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述现代商贸专业群“14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即以强化学分制培养为主线,商学结合、德技结合、课岗证赛结合和就业创业结合,技能实训、
中华经典中体现了我国辉煌的文化与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作为小学教师任务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是学生累积经典知识,提升道德与素养的重要手段,而由此诵
本文试图扼要绍述劳思光文化哲学的核心论述及思想精义所在。本文撰写分别从其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动机、意向和立基点;其文化意识中所辨析的「建构意识」与「解放意识」之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也是非常迅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