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思光文化哲學要羲

来源 :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扼要绍述劳思光文化哲学的核心论述及思想精义所在。本文撰写分别从其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动机、意向和立基点;其文化意识中所辨析的「建构意识」与「解放意识」之概念涵义;中国文化的危机与路向问题,当代文化(现代化及后现代思潮)的困境以及重新肯定儒家德性主体,超克虚境迈向未来的希望等层面期盼能勾画出其文化哲学的理解风貌。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论述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渗透朗诵与品读,培养“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启发思考和探究,形成“思维发展与提升”能
世界最著名小提琴家之一耶胡迪·梅纽因主办的国际小提琴演奏比赛已在巴黎结束。梅纽因认为参加这次比赛的二十八名青少年小提琴家都演奏得很好,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忽略了拉
本文分别介绍了儒墨法等诸子各家天下理念中的包容思想,诸子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有着这一思想的基本共识和实践。并指出了这种包容理念与实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使
本文分析深度学习与混合式教学之间的关系,论述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
中国佛学的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自然精神、思辨精神等方面,限于篇幅,本主要围绕前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主要内容
会议
本文的初步认识是:王道作为儒家的社会理想虽属于政治范畴,但实质上是儒家“德”“孝”“礼”等基本哲学概念的外化;它在封建社会的实现条件,不仅靠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行为,更依靠
本文从朱熹《大学章句序》节选和《大学》经一章的部分章节中论述了朱熹的注释解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注释解法。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究。
会议
相对于西洋哲学强调的逻辑性与体系性,一般对中国哲学的初步印象是多体验、少分析,不重视方法论等。这些说法听来好像没错,但想想应该不算是好括。既然中华儿女口口声声、念兹在
会议
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述现代商贸专业群“14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即以强化学分制培养为主线,商学结合、德技结合、课岗证赛结合和就业创业结合,技能实训、
中华经典中体现了我国辉煌的文化与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作为小学教师任务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是学生累积经典知识,提升道德与素养的重要手段,而由此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