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资源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河南1956-2007年气象资料和水资源评价数据,分析了河南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全省水资源量空间分布来看,呈纬向分布,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信阳水资源量较丰富,安阳、鹤壁、三门峡水资源较匮乏;河南水资源量年代际变化特点显著,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8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水资源量相对较大,而70年代和90年代水资源量较小。从变化趋势来看,全省水资源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变化速度为-1.09×104万m3/10a,但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地域性特征明显,其中河南境内黄河、海河、长江流域大部分水资源量都呈减少趋势,而淮河流域有部分地区水资源量呈增加趋势;均值和重现期值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河南水资源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而近10年有一个回升的趋势。降水对水资源量的影响最为密切,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1,二者之间的累计距平变化周期和位相也非常相似。气候变暖对水资源量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水资源量变化趋势相反,水资源量随气温的升高而下降,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经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已使河南水资源量减少了209916.1万m3,其影响程度高达68.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金川铜镍矿地质及矿化特征与加拿大伏伊希湾(Voisey’s Bay)Cu-Ni(PGE)硫化物矿床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总结出这两个世界级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演化方面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及其共同特点,即深部岩浆房含矿岩浆沿通道脉动式上侵,到上部表现为“小岩体,成大矿”。成矿作用过程和模式表现为:i)含矿岩浆的有序侵位显示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停歇过程曾发生熔离分异,形成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分层
甘肃代家庄菱锌矿床为西秦岭中泥盆统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且为一种新的类型——非硫化物锌矿床。对甘肃代家庄非硫化物锌矿床的不同类型矿石和围岩进行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多元地球化学等系统研究,查明这一类型锌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和成矿物质来源,讨论物理化学环境对非硫化物锌矿富集影响,建立菱锌矿的成矿模式,不仅具有矿床成因研究的理论意义,丰富矿床类型,而且与西成铅锌矿带赋矿地层层位进行对比,对该地区新的找矿工作
闪(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用于局部区域的雷暴监测、定位和雷灾预警已被电力、电信、民航、高速公路、铁路、林业、气象及军事基地等各行业所应用。当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闪电电流幅值大于500kA以及大到800kA的记录时,你认为那样的监测数据可信吗?笔者认为:应使用“自然雷击参数捕获、记录设备系统”进行佐证。系统相关技术已获得专利(专利号ZL:200720113104.9)。并得到了2008年度第一批国家科技
为了充分利用多种局地探测资料,为预报员提供直观的中尺度分析场,引进并本地化美国的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本文介绍了该系统在北京市气象局的安装、资料处理流程及产品显示,并通过个例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灾害性天气的超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保障北京2008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同时也为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机会。本文报道了北京奥运前后及奥运期间污染气象条件对成人哮喘门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期间,PM2.5每增长10μg/m3,将引起成人哮喘门诊上升2.0[%];污染气象指数每增加10将引起成人哮喘门诊上升8.5[%];,O3浓度每增长10ppb,将引起成人哮喘门诊上升4.
目的:探讨天气气候对麻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天津市2003~2006年和多年平均天气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麻疹高发时段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冬春季节气温增高,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的天气状况适宜麻疹高发。结论:气温和风速等气象条件变化是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利用2007-2008年CALIPSO卫星资料,结合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地面观测的气溶胶资料,分析长三角地区灰霾的气溶胶特性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发生灰霾天气时,气溶胶主要集中在2km以下的区域内,消光后向散射系数值主要集中在0.001km-1sr-1-0.003km-1sr-1,退偏比值主要集中在0-20[%],色比值主要集中在0.2-0.9。长三角地区灰霾主要是由大量小颗粒大
通过对2006年我国拉萨地区黑碳气溶胶、PM10、PM2.5和PM1浓度观测值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到了该地区大气颗粒物与黑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结果表明:拉萨地区黑碳气溶胶和PM10等颗粒物质量浓度月均值呈单谷型变化特征,冬季大,夏季小;从相对年较差来看,黑碳较小,PM1较大;降水湿清除对黑碳气溶胶和PM10等的浓度变化起重要作用;黑碳气溶胶和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双谷型分布,浓度
浙江省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省份,平均每年36.5次,全年除冬季外,其它各月都可产生强对流天气,每年的7—8月是强对流最盛时期,每年因强对流伴随的雷雨大风和雷电灾害对我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大风、下击暴流、冰雹、龙卷和强雷雨(局地短时降水或持续性暴雨的一部分)等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其分析和预报历来是气象业务的难点。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尝试解决我省在强对流潜势预
用重庆市1979年以来的地面降水资料,欧亚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分析重庆市大范围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分析表明,重庆大范围暴雨发生的年分布很不均匀;月分布表明,重庆大范围暴雨主要发生在5至9月,集中在6到7月,9月次之。天气系统分析表明,在重庆大范围暴雨中有近87[%]与西南低涡相关。只有西南低涡发展、移动才有可能产生重庆大范围暴雨。在伴随暴雨的西南低涡中,近2/3的个例是与背风槽有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