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不同品种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对评吸质量的影响

来源 :2010年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广东南雄烟区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对评吸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南雄烟区56个样品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评吸对比。结果表明,广东南雄优势品种K326的总糖、总氮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糖碱比、总氯含量相对其它品种偏高。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化学成分对南雄烟叶香气质的影响作用为烟碱和总氮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总糖含量和糖碱比与评吸质量各项得分呈极显著相关,糖氮比与评吸质量各项得分呈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对增温增湿结合滚筒烘丝机控制参数与叶丝耐机械加工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各个参数对叶丝耐加工性的影响程度,为行业提高叶丝耐加工性控制方法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HT蒸汽压力对叶丝耐加工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对叶丝耐机械加工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为:HT蒸汽压力>热风-排潮风门开度>HT蒸汽压力和热风-排潮开度的交互效应>简体转速>HT蒸汽压力和简体转速的交互效应>热风温度。
通过比较卷烟厂旧线梗丝膨化塔与新线隧道式烘梗丝机的加工原理和生产出混合型梗丝的内外在质量,寻找差异,并针对这些特点确定了使用两种设备加工出梗丝质量接近的词整方法。
为提高烟梗预处理质量,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梗预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直观分析认为较佳的梗预处理工艺参数为:水洗梗温度62℃、预贮梗时间3h、润梗工作蒸汽压力0.3MPa、润梗加水量80l/h、贮梗时间6h。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说明,贮梗水分和出梗丝率与梗预处理工艺参数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都十分显著。
通过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与烟叶的物理特性、加工特性进行分析,从工艺流程、产品需求、质量控制以及生产组织4个方面对同步加工与预加工进行利弊分析,结果表明:同步加工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延长切刀更换周期、投资小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凶造纸法再造烟叶与烟叶吸湿性不同造成含水率差异,不利于后续工序的加工,松散回潮过程控制稳定性较差;预加工具有松散回潮过程控制稳定、掺配均匀性好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工艺流程复
分析了传统雪茄烟干燥工艺对烟支质量影响,介绍了新的加温加湿系统的特点,采用新的加温加湿系统对雪茄烟支进行干燥,并对两种加温加湿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支的内外含水率均匀,同一干燥室的烟支含水率基本一致,含水率均匀性提高了10%,烟支茄衣的破损率下降了15%。
利用现有的卷烟制丝生产线电控系统平台,开发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对设备状态物理量如电流、机械振动信号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系统结构设计原理和步骤。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卷烟行业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水平。
为研究设备保有率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松散回潮、润叶加料、混丝加香工序的设备保有率。结果表明:松散回潮、润叶加料工序设备保有率是影响感官质量的显著因素,在试验范围内,松散回潮、润叶加料工序设备保有率分别为15%、19%时,感官质量最佳;混丝加香工序设备保有率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试验范围内,保有率在17%时,感官质量最佳。
为研究低温处理对卷烟烟气水分和CO的影响,将生产线上刚加完香的成品烟丝分别在0,-5,-10,-15和-20℃下放置10 min、20 min和30 min,测定了处理烟丝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水分和CO,并对烟气水分、CO与处理温度、处理时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的卷烟烟气水分均有所提高、CO均有所降低;②相同的低温处理时间内,卷烟烟气水分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将实验线现场设备实测数据和最新的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相结合,数值模拟出滚筒干燥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符合性好,可以为企业特色工艺研究和技术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在烟草制丝加料过程中,加料量是根据加料前秤的瞬时流量进行控制,水分的波动因素没有纳入加料量的控制过程。为此,提出了将水分因素纳入加料控制过程的方法,即在加料控制系统中引入加料前标准水分的换算机制,通过系统换算和控制,实现加料量与物料标准水分的过程匹配,实现加料控制过程的精细化。同时,系统分析了传统加料控制方式,引入了平均后核算方法,以提高批次加料过程的准确性与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