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生长因子(TGFβ、 PDGF-BB)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迁移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胶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迁移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56例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总结分析,探讨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方法,尤其是癌前病变临床特点总结,从而达到研究掌握手术时机.方法:通过对46例乳腺癌疾病的总结,及8例癌前病变分析,以往大多数采用手诊为主,近10年许多已是多辅助彩超,有条件的医院辅助钼靶拍片,更好的医院己开展乳管镜及造影乳腺疾病看似简单实很复杂单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片面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多乳腺肿物或有乳头溢液病人应给予
中医药在乳腺癌各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点。将中医药在乳腺癌各个阶段灵活应用,发挥了其特有的优越性。
临床路径是为病人提供一套系统的、比较成熟的治疗策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医疗费用,并提高病人满意度,被认为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医疗机构对部分疾病开展了临床路径的研究,但乳腺癌临床路径所涉及的文献较少,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则未见报道。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包括手术前处理、手术过程和术后一段时间的全身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手
目的:评估乳腺癌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实施对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医疗品质的影响。方法:制订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表,选择2004-2005年可手术的乳腺癌病人167例随机分为2组,临床路径组83例按路径表实施诊疗过程,水平对照组84例按习惯完成治疗;同时筛选2003年符合临床路径纳入标准的病人74例,作为前后对照组,比较3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可降低住院费用(p<0.05),缩短住院
化疗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并可因此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被迫终止、推迟化疗.随着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如何预防骨髓抑制,确保化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众多医家关注的热点。目前现代医学防治骨髓抑制存在着维持时间短,作用途径单一的缺点。笔者运用健脾补肾法结合子午流注理论旺时服药,每获良效。
乳腺癌现已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了广大妇女的健康。化学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选择性差,其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人体的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消化道上皮细胞及骨髓造血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的损害,往往是造成患者不能按时足量完成化疗,或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感染而死亡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多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三七配合TAM对绝经后服用TAM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及血粘度影响。[方法]:合格病例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TAM,治疗组在服用三苯氧胺同时加服三七片.所有患者每6个月行妇科B超检查,治疗前后检测血纤维蛋白原浓度及红细胞比积.[结果]:两组治疗完成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子宫诊刮次数减少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红细胞比积
目的:观察乳宁Ⅱ号全方中五味散结解毒中药组成的"乳移平"的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乳移平组和乳宁Ⅱ号组,治疗在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服用乳移平和乳宁Ⅱ号,连续服药6个月为1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乳移平"组转移2例,脱落3例,复发转移率为5.41%,乳宁Ⅱ号组转移3例,脱落2例,复发转移率为7.89%,两组两年的肿瘤复发转移率和
恶性肿瘤以"肿块"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虽然病机变化多端,但主要以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为主.宋·《圣济总录》中记载:"瘤之为义,流滞而不去也"。反映了恶性肿瘤与血瘀证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验室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和特异性新技术提示血管阻塞等,与血瘀证的诊断相一致。且其血液的高凝状态随着癌细胞不断生长、浸润、转移,
血管内皮是血管壁内层的被覆结构,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VEC)构成,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表面,其在血压的动态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见图1。血管内皮通过激素、细胞因子和其他血管活性因子将各种信号传达到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维持血压动态平衡。当体位改变或血容量变化时,机体可迅速调整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将导致基础血压的维持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明确的关系。本章节重点阐述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