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探讨

来源 :第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对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实践,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的一些认识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已超出了蔽体、装饰等基本要求,大家迫切希望纺织品能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来提高生活质量,如保健、环保等。单纯的天然纤维应用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而功能化纤因其开发途径多种多样,能够根据人们的意愿创造具有新功能的纤维品种,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功能纤维的开发,浅谈了功能纤维在针织产品中的应用。
目前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教育领域所采用和重视,认知学习理念对教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研究并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变化规律,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达到"教"与"学"相辅相承,和谐统一.本文针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论述了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认知学习"理念的重要性,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提出了"认知规律+案例"的课堂教学策略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语法分析等抽象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授课教师,如何使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改观,是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编译原理”课程的一系列教学综合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何恰当地设计非计算机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回答且难以把握的问题.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nfomation Technolog)rI"课程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综合而言,国内外对于该课程的定位和内容等主要方面存在比较相似的看法,但国外在教师的分类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本文针对我校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并分析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或措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仅是传授知识,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在教育中提高计算机素质和应用意识,体验和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本质和方向.目前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上看还多停留在传统的传授知识上.如何根据培养人才的目的而改变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阐述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并从目标定位、知识结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相关要素对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动态构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思想,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从"计算机文化基础"演变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由于其难度、深度、广度的变化,我们采用面向应用、基于案例的方法,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在各层面的教育活动中计算机教育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大学计算机课程还停留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已经不适应培养高素质、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需要.大学的首门计算机课程将对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