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27羟化酶代谢途径在体内固醇平衡中的作用

来源 :第八届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YP27基因在动脉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其它组织表达.CYP27催化产生许多固醇代谢中产物,它们作为核受体的配体,被转运到肝脏分解代谢,大多数生成胆汁酸.肝X受体的配体27羟基胆固醇和法尼X受体的配体鹅脱氧胆酸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上述通路在巨噬细胞的表达对正常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ATP结合盒转运体活性上调可引起胆固醇流出增加.这些机制的缺陷可能引起脑腱黄瘤症病人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人粥样斑决27羟基胆固醇聚积的机制尚未阐明,它可能反映了巨噬细胞氧化目醇7羟化酶活性降低,该酶决定单、双、三羟基胆汁酸在肝脏中的合成比例.氧化固醇7羟化酶缺陷是胆汁郁积性肝脏疾病的分子基础.鹅脱氧胆酸是主要的正常代谢终产物,它通过FXR/异二聚体蛋白核受体下调胆固醇7羟化酶的表达,从而限制了总胆汁酸的生成.现在的问题是对不同组织生理状态下的该通路进行定量分析,并且进一步评估可能作为孤儿核受体配体或通过其他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所有代谢中产物的生物学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寻找鼻咽癌的分子标志物,在鼻咽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监督聚类方法筛选到的100个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然后使用Weighted Voting算法最终筛选到6个基因,包括鼻咽癌上调基因RB1,STMN1,DSP和下调基因SERPINB6,AGTRL1和SYTL2.其6个基因代表的分类预测模型能将鼻咽癌和鼻咽慢性炎症上皮很好的区分开来(33/34,97.1%的正确率,Fishers e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病例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含漱液,观察组在常规含漱液基础上加用含有维生素B12的含漱,比较两组治疗放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一例出现过敏、中毒及其它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8.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3.3%
目的:对于复发低分期的放疗后局部残留、复发鼻咽癌,二程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但其放射性后遗症也相当严重:而救援性外科手术在取得相仿甚至更优疗效的同时,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生存质量,但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路创伤大.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鼻进路鼻咽癌救援手术: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方法:从2003~2006年,作者选择放疗后局部残留、复发鼻咽癌患者19例进行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将鼻咽肿瘤和足够的安全边缘连
目的:比较BPP方案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和PF方案诱导化疗加放疗加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效果与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4例接受放化结合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74例采用BPP方案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A组);80例采用PF方案诱导化疗加放疗加辅助化疗(B组).放疗采用常规技术.结果:全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疗效评价:A组CR 97.3%,;B组CR 88.8%.A组和B组3年
目的:评价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从2003年10月到2006年4月共计47例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调强放射治疗.所有患者都经病理学确诊,其中Ⅰ期4例;Ⅱ期19例;Ⅲ期15例.逆向计划和调强治疗的实施采用NOMOS Peacock Ver.3.0系统.GTV处方剂量为68~70Gy,每次分割2.13~2.2 Gy.CTV处方剂量为58~60 Gy,每
鼻咽癌诊断方法常规采用间接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在鼻咽腔内咬取组织送病理检验以确诊鼻咽癌.但临床工作中仍有20%~30%的鼻咽癌病人鼻咽腔内活检不能确诊的.通常采用CT或MR检查鼻咽及咽旁间隙拟有肿瘤加上颈部淋巴结活检或穿刺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性癌的,就按鼻咽癌放射治疗处理.病人经放疗后复查并非鼻咽癌,而是头颈部其他肿瘤如会厌癌、舌根癌、喉咽癌等,造成再治疗的困难.鼻咽腔内活检困难的原因,鼻咽微小原发肿瘤
目的:鼻咽癌92临床分期已应用长达15年,且其研究的资料是以CT为基础,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的预后发生明显改变,指导治疗并预测预后的TNM分期系统也应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修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建议.本研究旨在基于MRI资料评价推荐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均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无远处转移的
创伤评分是将受伤程度以量化的方式予以表达.本文通过对我国创伤评分应用的回故,提出了创伤评分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血管平滑肌细胞亚群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与正常动脉中膜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不仅在表型上截然不同,而且起源也不相同;上皮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发生过程中也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管壁中血管平滑肌细胞亚群的分类、血管平滑肌细胞亚群的特征、内皮型和梭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标志物、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起源进行了综述.
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肺炎衣原体可以感染血管壁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并与这些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这些细胞的形态与功能,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平滑肌细胞形态功能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能够感染平滑肌细胞,从而影响平滑肌细胞在血管内的生理生化特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