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传统渔场台风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知台风在中国南海传统渔场的活动规律,以满足我国南海渔业资源安全生产及渔场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本文利用1959-2014年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选取分析了56年间影响我国南海22个传统渔场的台风活动特征.结果 表明,影响南海渔场的台风生成源地为西北太平洋海域和南海海域内,其中67.24%的台风来自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有2类型,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年均台风频数约有10.35个,研究期内台风频数呈现小幅振荡,年累积气旋能量(ACE)呈下降趋势并存在周期性变化,近10年影响南海的台风数量或强度将会相对增大.6-11月是南海台风盛行期,月平均ACE逐月上升,极值出现在10月,表明此时南海台风活动最为活跃、能量较大.影响南海渔场的台风活跃区存在季节性时空变化,北部渔区和中部渔区北部是受台风影响较严重的区域,其中Ⅻ中沙东部渔场和Ⅵ东沙渔场附近海域是台风活动的高频中心,南部渔场受台风活动影响较小.本文旨在分析归纳影响南海渔场的台风活动规律,以对该海域渔业安全的预警预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为量化捕捞能力,探寻捕捞投入上的不合理性,本研究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浙江省的生产调查统计数据,以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以及经济产值为产出因子,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 ment analysis,DEA)法对捕捞能力利用度、无偏能力利用度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其年间变化趋势,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
南海金枪鱼资源量较丰富,有记录的金枪鱼种类有10多种,是未来中国开发南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对象.其中,大洋性大型金枪鱼主要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型沿岸种类有东方狐鲣(Sarda orientalis)、裸狐鲣(Gymnosarda unicolor)、扁鮀鲣(Auxis thazard)和鲣(Katsuwo
会议
Biological features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were examined with 3462 specimens randomly captured during Apr.,2010 to Apr.,2013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e range of mantle length was 41~334 g,and t
海洋渔业可捕量的确定是限额捕捞的前提。南海渔业资源种类较多,无明确目标鱼种,产量统计不够完善,可捕量难以用传统方法评估。本研究以南海区渔政局产量统计和渔业种群生活史特征参数为基础,利用Cateh-MSY模型对南海区渔业总可捕量以及10个重要经济种类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 表明,南海区渔业总可捕量为267万吨而2014年产量为357万吨,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从评估的10个重要经济种类结果来看,这些种类
会议
本研究利用Simrad EK60科学探鱼仪(38 kHz)于2013年春季和2014年春季采集的南沙和中、西沙海域渔业声学数据,结合中层拖网取样,采用回声积分法研究了南海中南部中层鱼的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显示,2014年春季中、西沙海域9次中层拖网作业共捕获和鉴定鱼类和头足类79种,隶属于3纲16目37科60属,其中硬骨鱼纲的种类最多(65种),鞘亚纲次之(13种),软骨鱼纲1种,硬骨鱼
根据2012年9~12月所罗门群岛海域采集的353尾黄鳍金枪鱼样本,分析其渔获群体组成、摄食强度、胃含物饵料种类组成以及不同个体大小的摄食差异等摄食生态学参数.结果表明:所罗门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雌性个体平均叉长明显小于雄性个体(P<0.05).9~12月摄食强度逐渐降低,空胃率高达49.9%.性腺不同发育阶段和个体大小对其摄食强度影响较为显著(P<0.05),但雌、雄个体间摄食强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
海洋哺乳动物鲸豚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海域,由于鲸豚类捕食灯光诱集的鸢乌贼等渔获目标种类,容易被灯光罩网误捕。在渔民中走访调查发现,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作业过程中误捕到鲸豚类的情况很常见,多数渔船均有误捕到鲸豚类的经历。为保护南海外海鲸豚类,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利用2种类型的鲸豚类声学驱赶设备“Fumuda Pinger"和“DID 01”,先后随灯光罩网渔船开展了2个航次的海上现场试验,并
珠江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和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珠江鱼类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鱼类种质资源方面举足轻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其鱼类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种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急剧衰退,鱼类空间分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2014年3月-2016年6月对珠江全流域12个站位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采集渔获物20,283尾,隶属于138种21科8目。鲤
会议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常用于收集高质量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数据以进行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资源调查设计优化十分必要,其有助于在经济有效的采样努力量下提高调查估计量的精度。对于估计单鱼种资源量指数、类群资源量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主的多目标渔业资源调查采样设计,本研究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评价和优化了分层随机采样设计的分层方案和采样努力量。在不同月份,对于不同调查目标,分别比较了不同分层方案设计的表现。对于大多
目的:了解黄河三角洲东南部、黄河入海口以北及黄河三角洲西北部的三个潮间带渔业产区软体动物在不同潮区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种类组成、分布、丰度、生物量以及优势种的差异,为更加合理的利用与保护软体动物渔业资源开展此研究。方法:在黄河三角洲东南部、黄河入海口以北及黄河三角洲西北部的三个潮间带渔业产区各设置代表断面1条,于2014年5月、7月、9月和11月对软体动物的种类、生物量、丰度以及优势种在不同潮区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