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金枪鱼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策略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金枪鱼资源量较丰富,有记录的金枪鱼种类有10多种,是未来中国开发南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对象.其中,大洋性大型金枪鱼主要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型沿岸种类有东方狐鲣(Sarda orientalis)、裸狐鲣(Gymnosarda unicolor)、扁鮀鲣(Auxis thazard)和鲣(Katsuwonus pelamis)等.南海大型金枪鱼主要是从外洋随海流而入,可捕量约为1.7万吨/年,主要渔汛期为12月到翌年6月.1930年代日本和中国台湾开始在南海进行金枪鱼延绳钓作业,1960-1970年代达到鼎盛期,1980年代后日本船队转移到其他远洋渔场,目前在南海作业捕捞金枪鱼的渔船主要来自越南和中国台湾省,中国大陆无金枪鱼延绳钓船在南海生产作业.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南海金枪鱼渔业资源可转移南海北部近海的捕捞压力,也可通过突出“渔业存在”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文章通过分析南海金枪鱼渔业资源现状和渔业发展状况,并总结借鉴越南和中国台湾在开发南海金枪鱼渔业资源中的经验,提出未来中国发展南海金枪鱼渔业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会议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最大的种群分布于珠江水系入海口海域(伶仃洋至上川岛).之前的探索性考察在上川岛以西(漠阳江口海域)也发现有中华白海豚的分布.为确认这个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分布及数量等特征,于2013-2015年期间在上川岛至海陵岛间海域进行了船基截线抽样调查以及基于照片的个体识别分析,获取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的分布、群体组成,通过距离抽样分析估算种群
圆舵鲣(Auxis roche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小型金枪鱼类,南海资源量丰富.为了解南海圆舵鲣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遗传分化,为渔业种群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和细胞色素b(Cytb)高变区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中国南海5°N~21°N之间7个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所有样本共获得201条D-loop区序列和175条Cytb序列,分别检测到185种和134种单
根据2009-2013年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山东段及河口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共有鱼类101种,隶属于15目41科.河道内主要是鲤科鱼类为主,鲤科鱼类34种,占33.7%;河口以鲈形目为主,29种占28.7%.干流河道区系组成属江河平原区的河海亚区,黄河口鱼类分为暖水性种类、冷温性种类和暖温性种类三种.调查中发现刀鲚(Coilia ectenes)个
会议
根据2010和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海域进行的8航次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2011年生物量略高于2010年,但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量季节间差别较大,各季节生物量排序为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不同年间相同季节生物量差异多不显著(秋季除外);除2010年春季外,其余季节均
会议
为了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开展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
为了探明瓯江口凤鲚产卵场位置、产卵季节以及洄游路线,在瓯江口设置15个调查站点,用拖网和浮游生物网于2015年4月-8月间开展了5个航次的凤鲚鱼卵仔稚鱼和成体的时空分布以及温盐等内容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凤鲚索饵期和越冬期主要分布在瓯江口邻近海域,3月和4月在瓯江口外拖网采集到的凤鲚为11.97 kg/km2和12.74 kg/km2,4月凤鲚开始陆续向瓯江口进行溯河生殖洄游.瓯江口区凤鲚的繁殖期
会议
随着人们对于海洋生态认识的逐渐深入,渔业等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渔业可以通过破坏栖息地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和改变食物网结构等多种途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系统。因此,合理的利用渔业资源是维护海域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渔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经济价值,更体现在其生态影响上,由此产生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这一概念,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所接受。生态模型是支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统计资料研究近海带鱼数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黄渤海我国东黄渤海带鱼仅存在东黄海种群;黄海南部近海至东海北部近海和浙江至福建近海是带鱼的主要渔场,前者是带鱼的索饵场,后者是带鱼的越冬场.带鱼渔场主要冬春夏季和秋季两种模式.冬春夏季渔场较少,而秋季带鱼渔场较多.统计资料显示,在1976年黄、渤海带鱼处于衰退时,东海带鱼产量仍然处于上升时期.1971
为量化捕捞能力,探寻捕捞投入上的不合理性,本研究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浙江省的生产调查统计数据,以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以及经济产值为产出因子,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 ment analysis,DEA)法对捕捞能力利用度、无偏能力利用度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其年间变化趋势,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