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浊毒内蕴证与Stat3、NF-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浊毒内蕴证与Stat3、NF-κB表达的相关性,找出之间内在机制. 方法:将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例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辨证分类,并对其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治化学法检测Stat3、NF-κB表达情况. 结果:浊毒内蕴证组57例患者中轻度肠化20例,中度肠化19例,重度肠化18例;肝胃不和证组中轻度肠化18例,中度肠化9例,重度肠化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肠化程度分布有差别,浊毒内蕴证组胃砧膜肠化程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胃不和证组相比,浊毒内蕴证组中Stat3,NF-xB的表达量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浊毒内蕴证是一个应予以特别重视的证型,尤其是同时伴有Stat3,NF-xB高表达时应及时对该证进行干预,以防其向突变恶化方向转化。
其他文献
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是一种含硫化合物,1949年Fitzhugh等报道单剂给药可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长期给药可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癌,并且TAA诱发急性肝衰竭可表现肝性脑病,常用于制作肝纤维化和肝性脑病模型.然而TAA在导致肝损伤时,国内外许多学者均报道过该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TAA在引起肝损伤的同时还伴有胃肠道的损伤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TAA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是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并积累中医对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认识与经验.方法: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系统评价芒硝外敷腹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从数据库建库时间起直至2015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急性胰腺炎、芒硝、外敷、腹部、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完成质量评价、提取所需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芒硝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对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本共识,选取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 acute pancreatitis)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肾疾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当天立即行肠道水疗治疗,之后隔日一次,其他治疗为:禁食水、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蛋白酶活性、解痉止痛、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除不
目的:观察与比较DDC高剂量恒量腹腔注射、DDC递增法腹腔注射、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射三种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造模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DDC高剂量恒量腹腔注射组、DDC递增法腹腔注射组、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组.采取相应的造模措施,在造模后4周检测血淀粉酶、透明质酸,获取胰腺组织标本,常规HE染色,对胰腺水肿、炎症、出血、坏死进行病理评分,应用Masso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联合水冷微波消融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病探讨其对患者AFP水平、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取40例符合本次研究入选标准的PLC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水冷微波消融术及对症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补肾方并随症加减,疗程为2个月.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3+、CD4+及CD8+T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AFP水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硬化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到终末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而死亡.原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较理想的手段,但由于供体短缺、手术费用昂贵、免疫排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干细胞移植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技术,为解决供体肝来源的短缺开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西医治疗以促胃肠动力剂,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消化酶,根除HP治疗以及抗抑郁药物综合治疗,
分消走泄法是清代叶天士在继承《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分消上下之势"治疗湿热病邪留滞三焦气分之证的治疗方法,属中医治疗八法中的"和法",后经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俞根初等医家的临证发挥,形成了治疗湿热病的大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滞于三焦之湿热痰浊从表里分消的一种治法,主要介绍了分消走泄法的理论源流,分消走泄法与和解少阳法
目的:评价血清CA19-9、CEA及粪便K-ras 12基因突变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胰腺癌、17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19-9、血清CEA、粪便K-ras12基因突变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CA19-9、血清CEA、粪便K-ras12基因突变单一指标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09、0.843,三个指标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