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备义仓的成立及其与赋税问题的关系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七届青年学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前半叶是苏南地方社会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这里遭受频发的自然灾害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由于赋税制度的弊端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由官方主导的荒政制度衰落了,地方政府与民间都在寻求新的灾荒救济措施以应对这一特殊时代。因此,荒政在道光朝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商人、高层绅士大量兴建义庄,并更多地介入灾荒时期赈厂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官方建立了新的仓储制度,即丰备义仓。出于规避超额税负的目的,一批普通绅士将土地捐入丰备义仓,这形成了义仓的经济基础。因此,丰备义仓是得到普通绅士支持并由布政司监管的新型仓储制度。丰备义仓制度的出现,体现了道光朝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独特而复杂的关系。
其他文献
陈寅恪先生长李思纯3岁,且有共同的留德求学、执教于同一高校的经历,而且二位先哲在藏学、史学、旧体诗唱和上有着共同的爱好,更重要的是二人的文化观念相近。因此叙述二位先哲之交往及二人在藏学、中外关系史、蒙元史、古音韵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中的交流与切磋,以显示两位学人的卓识远见及发覆之功,对于后来者治学无异于提示和导向了治学的津梁和途径,无疑值得尝试。
笔者通过分析社会与思想论战,指出文化交流需要彼此深入对方的文化。冯友兰知道现代中国应该是现代的,但是仍有所谓不必现代化的成分。也许冯先生说法不完全妥当,但是他所指的有道理。当然西方文化依然,知识分子的想法、新鲜的发展不一定表达整体文化的核心。因此,需要仔细认识日常生活。在学术界我提到一个渺小的工作方法论,在此例子重点不是伟大的理论乃是具体的文字学,使得大家能够有可靠的读本。能够成岛这种领域的专家就
本文以南高史学开山祖柳诒徵史学思想及其教导学生的治史方法及观点为例,说明传统道德伦理教学在现代史学的传承关系。
笔者指出,概而论之民国学界之汉学史研究状况归纳起来,其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关注外人研究中国边获史地。二、研究机构出现以汉学史研究作为方向。三、高校开设相关汉学史性质课程。四、学术刊物积极报道汉学动态。五、翻译多、自著少,索引式论著多、专题论文少。
史语所学者因傅斯年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被称为“史料学派”。本文不讨论“史料学派”在具体观点上的功过是非,而是以史语所对内阁档案史料整理为例,阐明他们对档案史料价值判断、整理、研究、保管等方面的认识及特点,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学术贡献。
本文通过回顾和反思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指出章学诚具有主通明变的批评眼光。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内容丰富,从经世致用的史学批评目的论,到注重史义,到区分文史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史学批评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的目的、史学家的修养、史学编撰的具体理论、史学批评的传统和创新、世界史学批评理论体系中的章学诚五个方面。
本文首先要论述的是,梁启超对儒学精义的理解,其“学术”观念的思想特质,与康有为今文经学提倡的“学术”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梁启超关于中国现代学术的理想,其主旨在于使西方科学新知与中国儒家人文传统获得调和,兼重“物理事变”与“心知情慧”,并建立二者间有机的互动关系,以为人类求知立行建立一新原则,创立一新体系。为此,他有意截取儒家“内圣”部分,注重对阳明学的重新连释和建构。同时,他又高度强调儒学作为
明清时期,医疗领域出现了较为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医学文本中充斥着医家医德不断的堕落的描述,出现了严重的医疗道德问题,另一方面是医学精英对医家自律不断的倡导,医学道德出现了一种自我规范化趋势。这种颇为吊诡的现象的出现,不仅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动有一定的关系,更与清代医事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对医疗市场的严格管理缺失、医学共同体组织不发达有关。
清代地方官的相见礼在继承明朝礼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尤其是在地方文武官之间相见礼、满汉官相见礼等方面别具特色。通过该项礼仪的研究,阐释清朝宾礼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对清朝所建立的地方政治新秩序产生新的认知。
在清朝,旗人超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清初朝廷为了保证旗人的生计,从各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分拔大量的土地,发放丰厚的兵饷和各种福利,以维持其独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