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无血清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 :华北地区第十七届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_lww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ehymal stem cells)是目前组织工程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中,我们从人胎盘基蜕膜分离得到间充质于细胞(placental decidua basalis-mesenchymal stem cells,PDB-MSCs),并探讨其在低氧无血清培养环境下的牛物学特性。联合运用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人胎盘基蜕膜分离MSCs;在体外构建低氧(1%O2)和无血清的培养模型(0%FBS/H-DMEM);利用MTT法、集落形成单位(CFU-F,Colony-forming unit-fibroblast assay)和凋亡流式试剂盒检测PDB-MSCs在低氧无血清环境下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凋亡情况。实验发现,PDB-MSCs具有与骨髓MSCs(BM-MSCs,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ehymal stem cells)相似的形态特征,为长梭形;同时表达与BM-MSCs相似的细胞表型,并且部分表达SSEA-1,SSEA-3,SSEA-4,TRA-1-60,TRA-1-81,Oct-4等只存在于胚胎干细胞的相关表型;此外PDB-MSCs可以分化为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样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96h内PDB-MSCs能较好的耐受低氧无血清的培养环境,与常规培养比,细胞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凋亡(P>0.05);低氧促进PDB-MSCs增殖和克隆的形成(P<0.01),但PDB-MSCs在低氧无血清的培养环境下,生长缓慢,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1)。总的来说,胎盘是MSCs的一个新来源,优势明显,PDB-MSCs在一定程度上耐受低氧和无血清培养环境,可以作为缺血相关组织工程产品种子细胞的。
其他文献
胃肠道间质瘤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属间叶源性肿瘤GIMT(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占GIMT中的73%左右,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于其他间叶肿瘤,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雪旺瘤,脂肪瘤,血管肉瘤等。细胞来源为Cajal间质细胞或其间叶干细胞前体,Cajal细胞(Intestinal c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胃间质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1.5~5.5(平均2.6)Cm。手术方式主要为全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和手助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4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d 。术后病理25
众所周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降低局部复发率的有效方法。虽然对于一个熟练腹腔镜结直肠专科医师行腹腔镜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应用TME方法感觉手术视野优于开腹手术,但对于大多数初学者,尤其是遇到肥胖或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即使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师也感棘手。主要难点在于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侧方及末端系膜完整切除相当困难,如系膜切除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1-2007.12期间收治的24例PJ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PJS相关重要文献。结果: 24例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1.1岁。6例有家族史。22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为肠套叠,肠梗阻,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息肉癌变等。21例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治疗,摘除或电灼胃肠道息肉238枚,
目的: 探讨活性炭微粒子胃癌根治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胃癌病人分为两组,接受注射吸附抗癌药物丝裂霉素(MMC)的活性炭微粒子的16人为活性炭组,未接受注射的37人作为对照组。活性炭组病人术中癌周浆膜下及胃周淋巴结内注入吸附丝裂霉素的活性炭微粒子(MMC-CH40),术中根据被MMC-CH40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除标志,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例行常规胃癌根治术。然后对两组清除的淋巴
目的: D1+β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isteddistal gastrectomy,LADG)在中日韩等国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最流行的术式,然而,至今还没有报导显示该术式具备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相同的微创优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照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近期治疗成绩,考察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安全性、微创性与可行性。方法: 从2
目的: 探讨Plex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胃切缘正常胃黏膜Plexin A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PlexinA1、Ki-67、VEGF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PT-PCR示胃癌组织中的PlexinA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
目的: 探讨fascin、nm23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自身对照正常胃壁组织及其中53例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fascin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nm23、C-erbB-2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壁组织无fascin表达,76例胃癌中有24例(31.6%)fascin表达阳性,而且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WHO分类、Lauren’s分型)
胃癌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年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首位.胃癌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和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很多相似之处,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胃癌也可能来源于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
本文对1例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进行了分析,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工作中非常少见。目前对MEN的认识己经由整体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病情变化深入到分子遗传学基因缺失、基因突变和基因修复异常,促使细胞过度增生和肿瘤转变等方面,为肿瘤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例病人术前检查发现垂体瘤,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由垂体瘤引起的症状,结合MRI结果考虑病人垂体瘤为无功能性瘤体可能性大,并且没有证据表明病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