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β-FeSi2n-6H-SiC近红外光电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p-β-FeSi2/n-6H-SiC异质结近红外光电二极管的特性,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铁硅合金靶、硅靶和铝靶共镀以及后续的快速退火热处理的方法在6H-SiC衬底上制备p-β-FeSi2/n-6H-SiC异质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薄膜样品的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900℃的温度下退火5分钟,得到了多晶β-FeSi2薄膜。SEM显示β-FeSi2/6H-SiC界面清晰。通过β-FeSi2薄膜透射诺测量,得到β-FeSi2薄膜吸收曲线和光能隙。实验制作的P-β-fesi2/n-6H-SiC异质结具有整流特性:在近红外激光管(1.31μm,5mW)照射下,外加偏置-1V时,室温光电响应度为16.5mA/W。
其他文献
  CMMB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套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系统.在现有算法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给出一种更好的CMMB单频网两径和三径信道模型,两径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3,三径公
  为研究多元色液晶显示器的色重显特性,采用特定色块测量的方法,以实测色度参数构建多元色液晶显示器的重显色域,分别在二维、三维色空间分析其色域特性,并与其他重要标准色域
  为了缓解GSM 高负荷下的各类网络问题,在提升频率利用率的同时更要兼顾网络质量、客户感知。本文分析了不同话务负荷场景下的理论最大的频率利用率,并给出了GSM频率利用率
  本文介绍了TMT(thirty meter telescope)三镜方位轴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液晶模块在齿轮传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为了满足TMT三镜系统方位轴控制信息的实时显示,可
  对于普通的仿真暗室,由于很难避免仿真测试和天线方向图近场测试的相互影响,所以一般无法在该类暗室内完成天线近场测试。对于尺寸大、结构独特的仿真暗室,提出了它的综合利
  光学调频连续波干涉仪是传统微波雷达调频连续波技术和光学外差干涉仪相结合产生的一项新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输出的是易于检测的动态拍信号,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针对一种
  针对患者主动参与的步行康复训练,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患者与外骨骼机械腿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提取患者下肢主动力的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测量人-机耦合力的装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TS)软件通用程度不高,开发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框架的设计方法,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系统功能需求、建立系统对象模
  MEMS陀螺精度较低,随机漂移较大,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建立了ARMA模型.使用MATLAB计算所选模型参数建立随机误差的系统方程,采用经典
  为研究SiC衬底上β-FeSi2薄膜的生长机理,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铁硅合金靶和硅靶共镀以及后续的快速退火热处理的方法在6H-SiC衬底上制备β-FeSi2薄膜。主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