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分析蜂蜜的香气特征

来源 :2016上海市食品学会年会暨上海市“食品·创新·绿色·共享”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xy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品种蜂蜜的香气特征,以五种不同花源的蜂蜜为研究对象,应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GC-MS)、电子鼻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感官评价结果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蜂蜜的香气特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S-MS)共鉴定出5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13种共有化合物。将55种挥发性化合物与5种感觉属性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鉴定出22种典型的气味活性化合物。感官评价结果和电子鼻数据之间的PLSR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较好的预测蜂蜜的感官评价结果。该方法可应用于蜂蜜的整体香气特征分析。
其他文献
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 AEW)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非热杀菌保鲜技术,具有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ORP)和一定浓度的有效氯(ACC)的特性。与传统的杀菌技术相比,酸性电解水以其极佳的安全性能,显著的杀菌效果引起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酸性电解水对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杀灭效果及杀菌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酸性电解水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对虾急性肝胰脏坏死症(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2009年首次在中国爆发,之后越南(2010),马来西亚(2011),泰国(2012)和墨西哥(2013)菲律宾(2015)等地接连发生。这种疾病致使全球对虾养殖业每年损失近10亿美元,严重影响对虾产业发展。目前公认的病原是副溶血性弧菌变种,因其含有表达PirA和PirB毒素的质粒而具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该菌是一种人畜共患菌,在水产养殖及临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其耐药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副溶血性弧菌是由水产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致病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比例高、危害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概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耐药机制及安全性评价,以便于更好地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防治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首先诱导动物体内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从而加速了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细菌间的传播扩散,从而加速了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细菌间的传播扩散。本文系统地阐述了ARGs和ARB(antibiotic resistance bateria, ARB)在水产品中及其相关环境中的污染来源、传播途径与分布状况。指出医用抗生素、农林牧渔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无污染、易操作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葡萄酒、水产品等产品的品质检测和定性鉴别中。文章使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红外三级鉴定法分析了不同产地及等级的我国三大干腌火腿。结果 表明,不同产地及等级样品的一维谱图差异不大,而通过二阶导谱图及二维谱图可将样品直观区分。本研究初步验证了使用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定干腌火腿产地与等级的可能性,并展望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其他肉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各类生物中,以海洋生物的副溶血性弧菌带菌率最高。我国是水产品加工及进出口大国。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的必检项目之一。为评估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本文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使模拟副溶血性弧菌在安全性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水平。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模型。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Richards和Baranyi模型对生长
本文主要应用针对高脂肪、高蛋白,低色素的鱼组织优化开发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上海市水产市场市售水产品的多氯联苯(PCBs)残留进行了检测,该方法使用了具备大体积进样(LVI)的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GC-MS/MS),在选择反应监测(SRM)下进行检测.在对三种优化后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比较后,最终选择了添加Celite 545硅藻土的预处理方法对PCBs进行
细菌生物被膜是指许多细菌粘附在固体表面,分泌胞外多糖、蛋白质、DNA等并将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复杂的结构。研究发现许多细菌感染都与生物被膜的形成相关,尤其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因此要寻找快速、高效的方法来抑制生物被膜。但之前对生物被膜的研究都侧重于对其形成条件的控制,而没有系统的对抑制被膜的方法及其机理进行探究。本文对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抑制方法及其机理进行了综
在自然界中,细菌常以群体聚集的方式生存。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细菌相互黏连、聚集、缠绕,分泌大量的胞外基质,并将菌体自身包裹在其中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被膜。近年来,大部分有关生物被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物种生物被膜。然而,在自然环境、食品工业以及临床环境中细菌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更复杂的混合被膜。因此,近年来混合生物被膜中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故本文主要从群体感应、合作、竞争方面综述了混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F-3是从豆腐乳中分离鉴定出的具有抑菌功能的生防细菌,本文以CF-3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平板对峙试验等方法对CF-3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荔枝炭疽菌(Colletotrictum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性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