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图书封面中借“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基于海外涉华畅销书的封面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图书作为一种文字偏好的媒介,依然讲究"内容为王",选题和内容仍是图书的灵魂.但是,精心设计的封面也至关重要,封面是吸引读者视觉感官和引导读者阅读的首要诱因,也是传递图书内容最直观的窗口.海外涉华图书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种外力,在封面设计上使用与中国相关的语言非语言符号是其一大共有特征,也体现出海外对中国形象的具体认知,颇具考究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50本海外涉华畅销书封面上"中国符号"的统计分析,归纳出海外涉华图书封面最常用的中国符号及其使用价值观倾向,为我在外宣图书封面设计中如何借"中国符号"讲述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多样文明的互学互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引领了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了资源和服务的全球流动和竞争.在人文教育领域,知识、科技、人文等诸多领域的国际交流已逐渐超越了全球化的经济维度,迈向各种范式的共同体.这不仅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更加紧迫,也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建立更深入的人文交流提供了契机.因此,加快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既是民族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渗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众多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大学族群的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那么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族群融合、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教育研究的一个最重要部分,围绕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的理论框架,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融合的一个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大学生的跨族群友谊(cross-ethnic friendships )。本文对跨族群的大学生友谊研究进行综述
苗族及其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相关国家的民族文化,因此苗学研究不能仅立足于国内,还应注重引进海外优秀的苗学文献,加大对海外苗学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苗学文献研究才会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研究体系。加强与国内外这一领域学术力量的合作,集中各方面优势资源进行学术攻关,以期开创一个崭新的海外苗学文献研究新局面。贵州师范学院在海外苗学文献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已获得社会各界认可,在这一领域的研
近年来,美国社会更加注重少数族裔STEM的学业成就与职业发展状况,逐渐在K-12教育阶段以及本科阶段,引导和鼓励少数族裔学生积极参与STEM学习与研究。当前,美国少数族群STEM教育缺乏的毕生发展研究,使得无法估量少数族群学生在各个教育发展阶段STEM教育质量变化情况以及后期的职业选择倾向性等问题。另外,美国STEM教育缺乏国家政府层面的统一政策支持,州际之间发展少数族裔STEM教育的差异较大。因
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即中文社会科学索引,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从全国28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其收录的期刊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档次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第三极文化"文化多元与会通理论下,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为案例,揭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杠杆效应,保护传播对象在传播互动中主体身份的重要性,以及沉浸式体验的传播有效性.研究目的在于探索非政府组织在对外传播中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2016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主场外交的一次成功实践.在积极推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峰会重要议程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是讲好中国主场外交故事的重要载体.它的文化创意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元素、世界文化元素以及渠道融合三个方面.此次中国主场外交故事的叙事策略除了上述文艺晚会以外,文化外交和媒体外交也功不可没,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主场外交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
电影《诞生在中国》由中、美、英三国联合拍摄,由中国著名导演陆川执导,著名演员周迅中文解说.该片以儒家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五种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大熊猫、雪豹、金丝猴、藏羚羊和丹顶鹤的家庭故事.2016年8月上映以来,引起了热烈讨论,获得海内外媒体与观众的普遍好评.本文从影片的叙事特点出发,分析影片海外流行的原因,总结国产电影如何走出去的经验启示.
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凝重底色和深厚内涵,是伟大的5000多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体系,其主干儒学和儒家文化已经自近而远对外传播了数千年,影响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而今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局面迅速拓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图逐步展开,有必要认真研究自古以来儒学在海外的传播情况,知彼知己,有的放矢,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让中国声音更加动听.通过欧洲德法、
大熊猫故事,超越国家、民族、年龄界限,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故事,是中国文化输出中宝贵的"稀有元素".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成立以来,集合众多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大熊猫文化.本篇论文从大熊猫这个文化符号说起,论及大熊猫故事的分类、素材收集、叙事方式,以及思想内涵的提炼.论文指出,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讲好熊猫故事,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文化输出、树立良好形象均是事半功倍的好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