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水冲沟治理

来源 :2018长城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水侵蚀是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产生水冲沟的主要因素。在雨季短时间强降雨会形成山洪,山洪从山上流下,由于金界壕遗址主墙体在遗址区排水系统中实际上起到一个土石坝性质的挡水墙作用,山洪遇到遗址时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沿着遗址向地势低洼处流走,形成了纵向冲沟,纵向冲沟一般较长,对金界壕的危害要较大;二是在局部低洼处,山洪直接穿透遗址城墙,而形成横向冲沟,横向冲中沟宽度一般较大,对金界壕遗址的危害较纵向冲沟要小。纵向冲沟和横向冲沟往往沿着遗址墙体发育,冲沟垂直下切,并且深度一般较大,容易导致遗址墙基坍塌,墙体失稳,对遗址墙体的整体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金界壕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以龙江县段两处水)中沟造成的典型病害为例,通过对当地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情况、区域水文、抗震设计参数、标准冻深、遗址区文物遗存现状、遗址建造工艺、建造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遗址纵向冲沟夯土回填、横穿主墙体冲沟防冲刷挡墙防护、横穿主墙体冲沟底部防冲刷治理、主墙体上游侧面设置截水沟等治理措施,以提高遗址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减缓遗址的破坏速度,从而解决遗址本体现存的安全问题,使自然因素对金界壕遗址的破坏最小化。
其他文献
  钟刚中是二十世纪京城闻名的篆刻家和书法家。他早年投身政界,但同时涉足印坛,篆刻成就在北京颇为人知,与其交往者多为政界人物、文人学者,其印风属于吴昌硕篆刻风格的变种之
  《陈曼生手札墨迹》,小行草书信札十三通。自溧阳狄学耕甲申跋后134年间,学界多以为是陈鸿寿与汪梅鼎(澣筠)札,然而两人之间却乏交往踪迹。文章通过陈鸿寿族弟陈文述所著《
  周菊吾先生是四川知名学者和篆刻家,其《日精精舍读印记》手稿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印谱资料,他从印谱中双钩描摹了许多印蜕,并摘录其中部分序跋和边款。本文以《日精精舍读印记
  本文以小横山东晋南朝墓出土砖铭为切入点,分类讨论了砖铭的性质和形式构成,从学术和艺术两方面,展现了在现代考古学背景下研究金石材料的可行路径。同时,为了反思“道在瓦甓
  叶希明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对印社早期建设有一定的贡献和作用。笔者近睹其主纂之民国铅印本《新州叶氏家乘》,内有一些颇有价值的资料,遂作整理绍介,以补社史之阙。
  本文对于新莽以降“古籀”观念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并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存“古文”“籀文”为本,与《三体石经》“古文”、金文、石鼓文及当代出土的“战国古文”
  研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印学思想,分为在俗期和在僧期两个阶段,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弘一法师将篆刻作为佛法弘扬与修身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图案法”作书作印,提出“弘一体”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不可移动文物。由于长城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长城风险造成的因素各种各样,有自然破坏因素和人为破坏因素。当前长城保护
  相对于浙、皖,岭南印学的发展较晚,其研究仍有待拓展;然若要进一步梳理出更具体、清晰的发展源流,香港印学的地域研究却是不可或缺。
  钱君匋先生在四十年前曾公开出版过两套以鲁迅笔名为内容的原拓印谱,分别为《鲁迅印谱》和《鲁迅笔名印集》。虽然20世纪50年代即有上海和北京的篆刻界人士集合多人刊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