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态度转变的人际参考

来源 :中国社科院,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不良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落脚点.在道德态度转变过程中,人际交往中的参考者作为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态度实际上受到参考者对道德事件的态度和个体对参考者态度的影响,道德态度转变是个体寻求三者态度综合平衡的过程.教育者、道德榜样、反面典型都是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参考者,同时,各级各类社会群体是大的参考者.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态度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改变受多种心理效应的复杂影响,形成一种"群体场压力".从个体所在群体本身的特征人手促进个体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是中国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建构自己表达方式的体现.人类共同价值并非抽象存在,它体现于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承接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价值观的发展.其中,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承接,笔者认为,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民主"为国家治理方式的价值理念;二是以"自由、
汤姆·彼彻姆和詹姆士·邱卓思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一书提出了尊重自主、有利、不伤害和公正这四个生命伦理学原则.以共同道德作为四原则的来源和基础,结合反思平衡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全球的生命伦理学的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彼彻姆和邱卓思的共同道德与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关系.然后研究了共同道德观的内容、来源、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及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新版本的发展.之后探讨了共同道德在生命伦理学方法中的重要作
近代唯识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和传统儒学的融摄,是围绕儒家传统伦理的普遍价值论的核心范畴"性与天道"展开的.唯识学者批评儒家道德哲学,在道德的心性的内在根据——性理方面心性论存在内在的结构紧张;在道德的形而上学根据——天道方面存在本体空洞、体用不符的逻辑悖谬.而以阿赖耶识缘起论予以疏通,使善恶的伦理判断均有根据,并逻辑融贯地解释天命论.
老子"安平太"的和平思想,包含人外在环境和平和内在心理平和两个方面;平和是人本性的本有常态;它基于宇宙万物互相整体联系的理论,营养于"不敢"的心理机制;承认在不得已情况下选择战争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无论国家的大小,各得其欲是解决问题的理则;大小关系的和谐,关键在大者的处下,这是实现安康和平的实践途径,处下是以柔克刚的方法,是真正强大的表现.
服务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活动,没有彼此之间提供的相互服务,就没有人类的社会生活.它无处不在,类型多样且形式不一.政府公共服务强调作为主体的政府以及公共行政人员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政府的公共性和政府伦理关系既是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合伦理性或伦理价值能够得以实现的哲学基础和伦理根据.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日益严重和普遍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开始省思经济增长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质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引发了西方第三次自然环境保护运动.随着这次环境保护运动,一种低碳、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萌芽和发展.我国经历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后,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己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倒逼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
黑格尔"良心与伪善"的理论,是在批判康德"良心与伪善"理论"形式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黑格尔通过《精神现象学》及《法哲学原理》的相关章节,建构了完整的"良心与伪善"的理论体系.阐述了"形式的良心必然产生伪善"的观点和立场.黑格尔的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存在历史性局限.
食品伦理学的雏型蕴含在人类的食物习俗之中.一般说来,人类的食物习俗倾向于健康快乐的自然目的,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节制德性.当食物习俗和节制德性追求社会目的时,节制德性也就突破自身限制,走向外在食物伦理规范的轨道.在特定历史阶段(主要是中世纪),食物习俗和节制德性转化为神圣食物法则与世俗食物伦理的颉颃.二者的颉颃在农业科技大变革的历史境遇中演进为食品科技对人类伦理精神的挑战和后者对前者的反思.在此进程中
人类社会价值的多元性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但是,承认价值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在多种多样的价值中无法达成共识,一些基本的价值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因而,人类社会存在着某些共同价值亦是确定无疑的."多元"不但包括了价值多样性的意涵,而且也展标识了这些价值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程度.共同价值与多元价值并不矛盾,而是共存共生的.“场域性共同价值”不能违背“全人类共同价值”,“场域性共同价值”
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看到人性的构成.对伯林而言,人性的概念是道德理论的前提,但是他依然不能接受这种可以追溯到智者学派并奠定了古典的和基督教自然法基础的共同人性.同时,伯林也意识到对人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用法的理解,因为"正是这些基本道德范畴而不是关于人的动机或兴趣的直接观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