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能谱CT腹部增强GSI扫描参数选择及规范化对比剂用量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部增强GSI扫描参数及规范化对比剂(400mgI/kg)对动脉期图像质量影响及应用价值. 方法:临床怀疑腹部病变需行全腹增强检查的83例患者.分为A组(恒速恒量对比剂)49例,管电压120KVp,自动mA,根据BNI设置NI,螺距1.375,层厚5mm,层间距 5mm.对比剂350mgI/ml,100ml,5ml/s;B组(规范化对比剂)34例,采用GSI模式,根据定位片和NI设置查找模拟120kv自动mA常规扫描的mA table,查出最大mA和最小mA,根据最大mA和平均mA选择相应的GSI扫描协议,动脉期和静脉期使用最大mA、实质期用平均mA值GSI协议.各期扫描范围相同,重建50%ASIR的60Kev图像,对比剂流速为:对比用量/25s,三期增强的注药延迟时间为30s、60s、180s,按400mgI/kg体重注射相同含碘量对比剂,流速(对比剂总量/25s),重建60keV的图像.测量A、B两组腹主动脉CT值、SD值、记录DLP及对比剂总量.计算A、B两组图像对比噪声比(CNR). 结果:A、B两组腹主动脉CT值410.01±68.79、392.18±65.68, SD值分别为9.78±2.99、9.41±2.4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CNR分别为43.89±19.08 、38.29±9.44无统计学差异(P>0.05).CTDIA、B两组DLP分别为460.91±225.18、390.69±129.03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剂用量B组(74.71±11.04)较A组(100ml±0.00)总碘量降低25.29%.两位观察者对动脉期评分一致性很好. 结论:应用GSI 60keV腹部400mgI/kg规范化扫描,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降低15.24%),总碘量显著降低(25.29%).动脉图像显示良好,图像噪声无显著差别,满足临床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第一掌骨桡背侧皮瓣治疗拇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5年7月,收治1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50岁.伤因包括:电刨伤、电锯伤,近节指体背侧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1例外伤后感染;末节指体背侧软组织缺损4例,其中2例伴骨外露并骨缺损,创面范围1.5 cm × 2.0cm~1.5 cm × 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3
对国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在保证患者安全,舒适的情况下,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生理条件,输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选择合适的封管方法。
目的:报告用Ilizarov法治疗成人感染性肱骨骨不连.方法:感染性骨不连多发生于胫骨和股骨,肱骨感染性骨不连发病率较低,但是造成的功能障碍严重,治疗困难.病例1,男,48岁,右肱骨闭合性骨折合并颅脑损伤,伤后第7天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发生感染,瘘孔流脓,反复病灶清除,瘘孔仍然排脓不止,骨不连,骨缺损3cm,细菌培养MRSA.病例2,男,56岁,因左上肢碾压伤,造成肱骨开放挫灭骨折,钢板内
目的:报告用Ilizarov法治疗股骨髁部感染性骨不连、畸形的经验.方法:女,33岁,因交通事故造成右膝关节污染挫灭骨折,在当地行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取出钢板,行外固定治疗.因感染导致骨畸形、骨不愈合.患者多家医院会诊,意见不一,会诊的一种意见是切除病段、膝关节固定;一种意见是矫正畸形,但固定困难.入院时所见:右膝关节内侧有一瘘孔,持续排除白色脓液,脓液细菌培养:MRSA.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白
背景随着前交叉韧带手术例数的逐年递增,手术失败的绝对数量也随之上升。为此,本文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手术失败的病例随访,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材料对作者单位近10年行ACL重建手术的患者随访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收集患者术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病史资料,KT1000测量,关节镜second look等。方法 通过系统回顾患者的治疗史,包括手术记录、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技术,通过KT1000,关节镜
会议
目的:报告用Ilizarov法治疗儿童肱骨上段大段骨缺损8cm.方法:患儿,男,12岁.3年前因脓毒败血症,左肱骨血源性骨髓炎,反复病灶清除,最后成为肱骨上段骨不连、骨缺损,为治疗骨不连来我院.在全麻下手术,术中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骨不连两断端,为方便卧床休息,外固定架设计为:上部固定环用1/3环,2枚斯式针固定;肘关节上部用全环,枚克氏针固定;肱骨上段因骨缺损没有地方截骨,所以在肱骨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联合CPM机对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效果.方法 选取红会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共64例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实验组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即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CPM机锻炼,即术后常规CPM机锻炼及早期锻炼,包括术前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1天,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术后第2天卧位屈曲膝关节,足跟不
目的:评估髌股关节不稳的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联合胫骨结节转移、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手术效果.方法:2012年-2014年共有20名(20膝)伴有髌股不稳骨关节炎的老年患者(65±4岁)行手术治疗.其中名10(10膝)患者膝关节置换联合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转移术,10名(10膝)名患者行膝关节置换联合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平均随访36月,术后评估包括IKDC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Ku
目的:探讨脊柱骨科疼痛评估表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4月连续收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入选标准无既往史与过敏史,年龄在25-55区间患者,男性60例,女性60例,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外,并由责任护士即发放脊柱骨科疼痛评估表规范化疼痛干预措施,即术前对患者
目的:探讨采用1.5TMRI诊断军人膝关节训练伤的价值. 方法:67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X线和CT检查均为阴性的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患者,采用1.5T磁共振检查. 结果:发现骨挫伤42例,半月板损伤58例,交叉韧带损伤21例,副韧带损伤31例. 结论:MRI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膝关节图像,3D-CUBE序列更可以满足临床对前后交叉韧带诊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