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气预报业务考核评分规则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预报业务考核之评分规则应尽可能客观地反映预报质量。现行预报评分办法较之过去已有相当改善,但其通用性、平滑性和直观性依然缺乏,评分结果与社会感受经常发生冲突。需要探讨并设计更适合于当代气象业务的、更能符合人类社会习惯思维的、可通用于部门内外的预报业务之新评分规则。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从影响洞庭湖区夏季旱涝的主要气候系统即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海夏季风、青藏高原积雪等出发,对1991~2007年间洞庭湖区短期气候预测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物理依据的看法,对把握前兆信号,提高灾害气候预测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衡阳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心,是干旱多发区,对于一个农业大市来说干旱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干旱预测一直作为气象工作的重点予以关注。对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环流特征量,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找到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干旱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历史回报发现这些预报模型的检验效果并不明显,但把结果按照一定规律订正后准确率明显提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以此预报模型为基础,开发了衡阳市干旱预测系统,系统在0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和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31日凌晨发生在蓟县的强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弓形回波与超级单体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下击暴流过程而并非龙卷过程。2007年7月30日夜间至31日凌晨,一条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弓形回波,先后影响天津地区的6个区县产生雷阵雨短时暴雨天气,最大雨强为37.6mm.s-1,但6个气象站均未出现飑、冰雹和地面大风。通过对雷达资料的
基于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利用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并基于2007年重庆“7.17”强降水过程个例中的波包分布特征,研究了区域降水过程中的能量传播、积累和频散特征与降水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区域强降水过程发生前,整层大气的扰动能量迅速增强,之后随着降水的发生,扰动能量由高层向中层传播,并扰动强度有减弱趋势。而在降水过程基本结束前,整层大气的扰动能量突然减小。可见,降水过程的
本文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及FY2C卫星资料,对2007年6月12-13日广西柳州地区由MCC引发的极端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和降水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柳州地区地面要素变化对此次极端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发现:此次极端暴雨过程发生在冷锋锋面附近明显的斜压区,并由MCC引发的。这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大气长波调整
本文利用中尺度站资料、常规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及T213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产生2008年5月27-28日大暴雨和强对流的原因。从形势场演变、低空急流、能量条件、湿度场及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暖性切变的形成和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低层增温增湿使得大气强烈的对流不稳定,为27日雷雨大风产生创造有利条件;低空急流形成和发展,建立了水汽通道,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垂直涡度
本文在2007年浙江省气象台钱塘江、太湖流域面雨量24h、48h预报的基础之上,开展了面雨量释用研究。对面雨量进行正态化处理后,采用线性拟合方法进行释用研究,释用后预报可信度显著增加。试验证明,绝对误差和改进的模糊评分两种办法结合起来对预报做检验,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出预报质量的好坏。此释用方法在暴雨以下量级面雨量预报上有一定优势,在预报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提高定量面雨量预报水平,还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资料和NCEP资料分析了2008年浙江梅雨期环流背景及强降水的特征,得出:大气环流形势异常为2008年浙江省提早进入梅雨期提供了环流背景,主要表现在高纬地区低涡明显偏强,中纬地区多槽脊活动,低纬地区南支槽明显,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北。降水特征表现为:暴雨过程频繁、突发性强和落区分布不均,主要强降水中心集中在浙江省高山区,这与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关。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脊点
利用2000—2007年秋冬季(11月—翌年3月)远望系列测量船在东海北部海区的气象观测资料,检验了Hsu等动力计算模型和辛宝恒等的热力订正方法,修订了东海北部海区计算参数的经验值,得到了动力模型推算的比值廓线,确定出不同时次的热力订正方程。结果表明由陆上资料可以很好地推算海上风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速度资料以及QuikScat海风资料对2005~2007年发生在浙江省的四个强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发现,这四个台风暴雨过程中近地面都出现了强中尺度辐合带。该强中尺度辐合带是直接导致暴雨发生的影响系统之一,强降水就出现在辐合带上,降水中心和强辐合中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伴随辐合带的移动发展而变化。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