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就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使他人学会享受幸福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提升幸福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幸福教育最终应当落脚在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
其他文献
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目的或者终极目的正在被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接受,无论从感性认识还是从现有理论论述中都可以看到,幸福教育作为一种理想教育的追求看上去是完美的。然而到底怎样从观念上的幸福教育,再现为理论中具有结构性的幸福教育,以便在思维的镜象中进行具体把握,却是研究幸福教育的关键和难点所在。为此,本文试着从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过程来考察幸福教育的理论样态。
生活的终极意义在于幸福,幸福是个体生命的一种体验,幸福的体验受生命本能的支配,更受人。幽观、人生现、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教育是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学校的教育生活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生活的终极意义必然在于个体的幸福,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生活自身须是充满生命活力、崇尚自由、富于理想和德性的生活,同时它又须是教会人们如何通过有德性的生活。走向拥有生命活力和精神自由的幸福生活的一种生活。
教育主导着人的发展,人因教育而改变。教育给每一个人带来了美好的希望,唤起了人们对幸福的憧憬。但是,教育幸福,人生不一定幸福。
幸福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老话题。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学术研究到世俗的生活,都有着特别丰富而又各异的看法。从学科研究来看,伦理学对它的讨论多些,而在教育学上的研究还是不够充实。在当代教育中,教育手段的目的化和形式主义倾向性等问题都越来越严重,进而造成了教育中幸福的失落与探思。
幸福是一个有关人和社会的永恒话题。人人渴望拥有幸福,幸福很大程度上通过教育来实现,在幸福的教育中培养幸福的人,是我们今天实现幸福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育的目标所在。
古往今来,幸福、人性与教育是人们普遍关注而又争论不休的话题,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一种积极的、愉悦的主观体验;人性回归、实现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教育能够促进人性的不断完善,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教育对此作了有力的诠释,是回归人性的教育,因为它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教育的本质。通过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等
作为人生终极目的的幸福的实现依赖于主体精神世界的完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必须扮演起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者的角色,并最终通过塑造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达到增进人类福祉、提高生活个体幸福感的目的。
农村职业教育历来就是社会与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可以衡量出我们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真正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师的主观感受,以及教师在哪些方面还仍然游走在幸福的边缘,进而为我们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借鉴,并促使其从整体上提高质量,加快发展
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到的幸福,是这个职业本身内蕴的价值。教师职业幸福是对教师群体理想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快乐的情感体验和对此作出的积极评价。分析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影响幸福的因素,揭示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对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对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对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之风等都具有意义和价值。
大学生幸福感是我国教育界近几年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幸福感的内涵;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以及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促使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