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光热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来源 :2016年磁共振技术暨纳米生物医学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热消融技术是一种新兴、低副作用的癌症治疗手段,其关键是开发响应近红外光的低毒高效光热转换纳米材料。我们开发了几种半导体纳米光热材料,包括Cu基(例如CuS花状超结构[1]、CuS量子点[2])和W基(W18O49纳米线[3]和CsxWO3纳米棒[4])半导体。这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光吸收能力和光热转换性能。最近,我们将半导体纳米光热材料与温敏纳米凝胶组合到一起,发展了一种近红外光作为 “开关”的智能微胶囊(例如G-CuS-DOX),其具有可控的光热/化学联合治疗能力,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光热或者化疗效果[5]。为了发展诊疗一体化技术,我们还开发了一种“all-in-one”FeS2纳米颗粒,其具有磁性便于磁共振成像技术;同时其还具有强的近红外光吸收和光热转换性能,便于光热治疗肿瘤[6]。因此,这些材料在癌症的光热诊疗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专题讨论教学法在门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可行性,为今后更好进行门诊实习带教提供依据,提高门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方法: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在门诊实习的90 名护生,运用专题讨论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结果:96.2%的护生认为开展教学是可行的,丰富了护理实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并对其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提高实习带教质量.结论:专题讨论教学法转变了
会议
目的:问卷调查准护士对护士职业素养的认知及发展意向。方法: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15 年新进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80 份,分析准护士对护士职业素养的认知状况以及职业培养意向。结果:该三甲医院2015 年准护士对职业培养中的职业技能、道德规范、人际沟通认同度较高。敬业精神、情感教育方面认同有所缺乏。期待获取护理行业发展的深度了解以及了解符合自身意向的培养途径。结论:现代准护士因临床压力、社
会议
目的:介绍儿童医院大外科实施护理公开课教学活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护士公开投票,从外科12 个亚专科上报的144 个专科护理课程中评选出最感兴趣的12 节课程,为外科片区内护理公开课,由入选科室在当月承办科内业务学习同时实施公开教学,各亚专科护士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并予以课后评价。
会议
人文关怀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的内容不尽相同,在我国文化中,人文关怀是核心内容之一。从老子的《道德经》至今,有关我国人文关怀的阐述常论常新,不断增减其更符合时代特色的内容。护理人文关怀是人文关怀文化内涵应用于实际的第一线实践,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笔者对有关护理人文关怀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以期为广大临床护理教师进一步实践护理人文关怀教学和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
会议
目的:研究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理念带教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培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我院手术室新护士72 名,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 名)与观察组(36 名),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应用CDIO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基础护理知识、专业护理知识)、实践操作考核(基
会议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综合实验教学在基础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我院2013 级护理本科学生中抽取4 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62 人采用高仿真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法,对照组60 人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种教学方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绝大部分护生对此教学方式予以认可.结论:采用
会议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以给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针对门诊老年患者出现的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结果:通过对门诊老年病人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给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结论:门诊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不仅身体疾病得到治疗,而且得到心理指导。
会议
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以纳米材料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诊疗一体化技术(Theranotics),即将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机地集成起来,既可以对肿瘤进行可视化检测,又可以动态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实现针对肿瘤差异的个体化治疗,在肿瘤研究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工作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利用磁性纳米材料组成和结构特性,发展(放射性碘修饰)Fe@Fe3O4纳米粒子开展(SPECT)MRI引导的磁靶向光热治疗
分子影像学和纳米医学的进展,为实现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疾病的靶向性、特异性、可视化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基于纳米显影材料实现疾病的靶向性分子影像诊治研究含盖了多种成像模式,主要包括:光学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超声成像、CT成像及磁共振成像。这些分子影像的成像方法各具优势和不足。根据目前的临床应用情况,放射性核素成像、超声成像、CT成像及磁共振成像更为成熟,基于这几种成像模式开发的可视化纳
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多功能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效应研究是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同时具备诊断和治疗的功能,且表现出肿瘤微环境的刺激响应性在肿瘤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具有基因/化学药物双载带功能的纳米载体的研究虽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但多数情况下,基因和化学药物是被混杂载带及无序释放,对于某些耐药性肿瘤,治疗效果会打折扣。少数研究报导了基因/化药的分区域载带及分步释放,但是同时高效载带存在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