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刚石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表征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金刚石(DLC)纳米薄膜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外,还具有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等优点,可望应用在工模具涂层材料。本文利用等离子体气相化学沉积(PECVD)的方法制备类金刚石(DLC)纳米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FTIR光谱、接触角测试仪分别表征纳米薄膜的形貌、成分和表面性能,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不同超声激励下测量其摩擦力,分析不同放电功率、不同放电时间及单体比例纳米薄膜的摩擦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触角随着比例的变化较大,随功率和时间的变化不大。这一现象应该是由碳的sp3和sp2键决定,随着Ar的增加,发现C由亚稳态的sp3键向sp2键转化。随着功率的增加,耐摩擦系数增大,位于波数3000-2800cm-1之间的C-Hn吸收峰的强度也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准脆性材料受载时损伤的演化和累积可导致材料的劣化,因此实验测量其损伤演化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表征该类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以石墨材料为例,基于光测力学实验与数值计算的杂交方法,提出一种准脆性材料损伤演化规律的测量思路:对石墨材料进行标准的巴西圆盘实验,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得不同外载条件下试件表面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同时对同一实验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用实验测量的位移场反演材料的非均匀参数及
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振动的二维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将原有的一维间隔平滑法(1D GSM,one dimensional gapped smoothing method)发展至二维(2DGSM),并进一步提出标准化二维间隔平滑法的损伤指标。与其他多数损伤检测方法不同,该方法只需分析含有损伤的结构检测数据,无需结构健康时的数据或理论、计算结果作为对比信号,即可判定缺陷的存在,并能准确定位。针对由冲击造成的
在循环载荷以及多种极端环境的长期作用下,飞机结构会出现疲劳裂纹或其他多种形式的损伤破坏。这些损伤破坏如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维修往往会酿成灾难性的事故。目前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一些外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在检测一些内部结构时常常需要对飞机结构进行拆卸,这不仅会减少飞机的服役时间,同时也会增加飞机的维护成本。本研究采用集成式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通过利用布设在结构上的传感器对损伤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给出结构
为监测高温辐射加热下结构缝隙宽度的连续变化,基于数字图像法,分别搭建了由紫外冷光源、CMOS相机、镜头和数采设备,与线型激光器、CCD相机、透镜、滤镜和数采设备组成的两套非接触光学测量系统。图像经预处理后,采用亚像素级精度的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提取缝隙边界,有效获得了高温下缝隙宽度的连续变化曲线。
激光诱导冲击作用(Laser induced shock)是利用高功率密度(>109 W/cm2)的激光束辐照材料或者涂层表面,被辐照介质在瞬间转化为等离子体并不断吸收激光能量,而等离子体的膨胀又受到约束层的限制从而向靶材内部输入短脉冲高强度的冲击波.对于常规金属材料,这种冲击作用使得材料表层发生屈服并残留有很大的压应力,同时形成密集、稳定的位错结构,从而抑制疲劳或腐蚀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能够显著提
随着微电子元件尺度的急剧减小,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其内部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度和复杂程度也在朝微型化和复杂化发展,以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互连引线特征尺度已经达到32nm甚至更小。如此小尺度互连引线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将经历高温、高电流密度以及极高的热应变等极端环境。因此,研究交流电作用下极薄、极细引线的疲劳破坏行为可以更好的指导引线设计、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本文采用扫描电镜下的四探针系统对厚度
随着我国实力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在各个领域上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风工程领域也是如此。我国风荷载规范与国外规范的差异己经成为交流合作的阻碍之一。因此,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差异以及如何使我国风荷载规范与国外规范接轨,是近年来我国风工程界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在研究国内外风荷载规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改的风振系数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上采用的我国规范[1]中的计算方法;在风速谱上采用国外的Dav
微纳米实验固体力学在力学、材料、微机电、生物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研究者发展了众多的检测技术和系统,分别用于从毫米(宏观)到纳米(微观)尺度下,研究材料、结构和器件的各种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不同尺度下,实验固体力学在研究材料力学性能领域的进展,尤其是在微米到纳米尺度的发展。论文还将从材料性能依赖的特征尺度出发,探讨不同尺度实验固体力学检测技术、方法和系统的优势及局限性,并
使用静态材料实验装置(MTS)、Instron实验设备和霍普金森(SHPB)实验装置,对5083铝合金的单轴准静态拉伸和单轴动态拉压力学性能进行了宽应变率范围内的实验研究.在应变率0.01s-1到6000s-1范围内,获得了5083铝合金的应力-,应变益线,分析了该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尺寸效应和抗冲击破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有很高的强度和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在冲击加载下,强度随着应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