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牺牲键增韧橡胶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韧性是决定橡胶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含有关键橡胶结构件的高速列车、航天飞机等的安全服役。针对未填充橡胶韧性不足的问题,我们采用氢键网络和杂化填料网络形成的可逆“牺牲键”耗散能量,增韧橡胶。氢键和杂化填料网络π-π键的键能远低于共价键的键能,在应力作用下,优先断裂,耗散能量,导致橡胶材料的韧性显著提高。氢键的增韧能力和氢键的络合强弱有关,络合强度大的四重氢键的增韧能力明显优于弱氢键体系。由于氢键和π-π键均是可逆络合和解络合的动态键,“牺牲”后可以重新形成,因此赋予橡胶材料一定的自修复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橡胶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制备绿色环保、无毒无害、高效低成本的多功能橡胶助剂已成为橡胶工业发展趋势。本文以赖氨酸(Lysine)、二硫化碳(CS2)和氧化钐(Sm2O3)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多功能橡胶助剂——赖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钐(Sm-LDC),并研究其对丁苯橡胶/白炭黑(SBR/SiO2)复合材料硫化、补强及抗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1) Sm-LDC作为活化
具有两亲性表面的Janus粒子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界面活性,与聚合物材料复合有望获得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如图所示,本文以可批量化制备的SiO2@PDVB有机/无机Janus粒子为模板,经表面改性,将预先阴离子聚合制备的PI和PBd活性链分别接枝到粒子的两半球,成功制备了两端带不同橡胶分子刷的PI-SiO2@PDVB-PBd Janus粒子。红外、透射电镜等对接枝聚合物链结构进行了表征。将P
由于氢化丁腈橡胶低温易结晶,造成其低温弹性差,限制了使用范围。日本Zeon等公司采用三聚物工艺,提高了氢化丁腈橡胶低温性能,但却降低了橡胶的力学强度、耐油和耐热等综合性能,因此,实现低温耐油氢化丁腈橡胶的高性能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原位自聚合的方法,引入具有不同金属离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盐,制备了高性能的氢化丁腈橡胶。从元素周期表中,选择同一周期,包含不同外层电子数的金属离子(钠,镁和铝
研究高分子材料在本体形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机制,分析了解各种内外因素对形变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研究形变过程微区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一直是聚合物结构一性能研究领域的重点。对深入理解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间相互关系进而设计高性能聚合物新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本工作利用AFM纳米力学图谱研究异戊橡胶(IR)的拉伸形变过程,实现了对其形变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可视化并揭示了橡胶的自增强机理。如下图
超分子弹性体是指分子间以非共价键构筑的、具有典型橡胶态交联弹性的一类弹性物质.因其三维交联网络并基于传统的共价键构建,超分子弹性体表现出诸多与传统弹性体(如:硫化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不同的性质,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之一.2008年,Leibler在Nature发表“基于超分子组装的可自愈合橡胶”后,基于小分子间多重氢键的超分子弹性体的设计与合成在国内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研究组的研究工作
轮胎橡胶的摩擦摩擦、抗湿滑和滚动阻力是轮胎使用过程中的三项最基本性能,其中轮胎的抗磨损性能直接影响着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目前,有关轮胎胎面胶材料抗磨损性能大小,实验室普遍采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DIN磨耗试验机以及部分传统试验机的改装等设备进行评价,这些测试设备与实际路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鉴于此,本文作者通过改装TABER摩擦试验机,选择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作为摩擦副,首
本研究通过交叉烯烃复分解反应,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极性基团,在不改变主链结构的前提下以改善硅橡胶的耐油性.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交叉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代Grubbs催化剂对硅橡胶与丙烯酸甲酯的交叉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且当催化剂浓度为0.2%时,催化效率最高.反应时间为4小时
橡胶工业造就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测试方法,基本上每一种橡胶的特性需要一种专用的仪器,由于样品的形状尺寸,控温方式和施加应力应变的方式都千差万别,数据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另外从现代流变技术的观点来看,很多传统方法的测试方式和条件都不合理,很难满足现代橡胶工业的对产品质量控制的高要求。区别于橡胶的传统测试技术,现代流变技术可以应用到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从原料的选择检测;混料的加工和其工艺优
会议
磁流变橡胶是一种新型磁响应智能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ms量级)、可逆性好(撤去磁场后,又恢复初始状态),以及材料的力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外场连续可控等优点,且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设计简单、制备成本低,因而在航空航天、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众多工程领域和国防装备建设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我国在磁流变橡胶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中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近年来,发现二烷基亚磷酸酯类及三烷基(芳基)磷酸酯作为给电子体加入到铁系催化体系中,在烷基铝引发下可实现1,3-丁二烯高1,2立构选择性聚合[1~4].本课题组开发了新型乙酰基磷酸酯类给电子体用于铁系催化体系聚合1,3-丁二烯,该催化体系下具有极高的1,2结构构选择性,即使在不同的助催化剂量、给电子体量、反应温度等条件下,1,2结构含量依然能达到91.0-98.4%.通过调节不同组催化剂含量即可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