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螺环酮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22届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年会暨心身医学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分别联用丁螺环酮和安慰剂,疗程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07月-2015年10月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的12930例患者为入组对象,经出诊医师接诊行神经心理测定检查,由专业医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统计检查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
目的 观察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伴发睡眠障碍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心内科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大多伴有入睡困难、失眠、早醒、易醒等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大多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关,影响了患者其他躯体症状的改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诸如依赖性、宿醉感、依从性差等常见副作用。本研究使用躯体症状量表(SSS)识别患者的睡眠障碍,对于有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抗焦虑抑郁药物联用
目的 探讨心理量表在识别心理障碍中的重要性。方法 患者,女,22岁,高中,近半年乏力、月经不正常考虑为内分泌失调就诊于内分泌科,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应患者还伴有失眠被推荐给心理专科就诊,但患者本人和家属并不认可患者有心理障碍,后经劝说就诊心理门诊,经心理门诊问诊,认为患者目前情况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只是有一些轻度焦虑状态,建议放松、自我减压,不用药物治疗。但患者经数月休学、放松调整,症状始终
目的 探讨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zation Symptom Scale)识别及观察治疗躯体症状障碍患者。方法 患者,女,41岁,因反复头晕、胸闷、乏力半年,就诊综合医院神经科、心内科等科室,先后做过各种相关化验及检查包括颅脑CT、脑电图、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没有发现明显问题。考虑患者可能为心理障碍而被推荐到心理门诊就诊,心理咨询门诊问诊并作SCL-90心理量表测试,所有项目分值
当今社会老龄化处处可见,联合国统计,世界80岁以上的人口正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2亿.我国老年人口更是以每年近10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我们除了要关注老年人躯体疾病外更要注意他们精神方面的问题.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
目的 为医疗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为改善和提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心身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综合医院中随机抽取一线医护人员1003人进行调查作为调查对象。对象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精神心理科、中医科、药剂科、检验、影像等科室的在岗医护人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人员现场发放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常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目前,心理社会因素日益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IBS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症状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我们通过相关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分析精神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症状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及相关机制,为探索药物的新药效提供思路.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文拉法辛组(16 mg/kg)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12.8 mg/kg)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给药一次,生理盐水组给予0.9%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时间为19天.通过糖水偏好度、旷场试验及悬尾实验等行为学评估给药后的药效,行为学实验后进行取材,运用GC/MS的方法进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影像特点、认知功能及行为类型因子,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与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于脑卒中后2w、3月及6月三个随访时点参照DSM-5抑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脑卒中抑郁组(PSD组) (n=87)和非脑卒中后抑郁组(NPSD组)(n=103),并将PSD组以脑卒中入组2w发病者视为早发PSD组(EPSD组)(n=65),于入组2w后随访中发病者
目的 初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心理生理相关心身中介机制。方法 于脑卒中后2w、3月及6月三个随访时点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抑郁诊断标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卒中抑郁组(PSD组)(n=87)和非脑卒中后抑郁组(NPSD组)(n=103),并将PSD组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