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8

来源 :第三届全国消化内科危重疑难少见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近些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日渐增多,对PBC的认识程度也不断提高。此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肝内胆管系统,男女发病比例为1:7-9。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以往认为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但目前认为感染、细胞病变均可能是PBC的发病机制,临床上早期无症状病例占70%左右,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本文回顾分析了一例患者9年的诊疗过程,重点仅着眼于鉴别引起ALT升高的常见原因,而忽略了一些少见疾病,且未注意到体格检查。以致漏掉了脾脏肿大这一重要体征。在长达9年ALT持续波动不正常的情况下,并未检查血清、胆红素、γ-GT, ALP,也没有考虑到诊断PBC的可能,此点,应深刻引以为训。
其他文献
骶髂关节脱位和骶骨纵形骨折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需长期卧床,复位不理想,并发症多。近年来,国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或骶骨棒内固定等报道渐多,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经皮内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和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本院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9例,骶骨纵形骨折13例,均用经皮7.3mm空心螺钉固定,效果良好。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发生率高、治疗手段缺乏、伤残率高的一类疾病。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寻找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法,可大大减少病残程度。本科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骨膜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病例39例,获得一定疗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手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囊性改变逐渐消失,髋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有的股骨头形态逐渐变圆,且更加光滑。充分说明应用带血管的髂骨及髂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其
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过去都采用切除棘突、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几乎全部破坏了脊柱的后柱结构,这给术后病人增加因脊柱不稳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据国外报道,切除后柱结构后会导致脊柱不稳(19%),发生脊柱滑脱(17%)、发生顽固性腰痛(42%)。因此,本院采用切开脊柱后柱结构后,完整回植的方法进行SPR手术治疗严重痉挛性脑瘫24例,保留了后柱结构减少
感染性骨不连,感染性骨缺损至今被世界骨科学领域认为是难治性疾病。不少患者因得不到正确的治疗,长期、数年、数十年入院治疗。不得已而截肢的屡见不鲜。本文对感染性骨不连的病理与病态进行介绍,对治疗的传统观念与新观念进行简述,对感染性骨不连做了一段Ilizarov手术后与其它的治疗方法相比,其优缺点应该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充分的肯定。在选择适应症上应该慎重,不仅要考虑到成功的一面还要考虑到不成功的一面。特别是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技术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变开放性伤口为闭合性,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伤口愈合,大大减轻了医生的换药及伤口处理的工作量,减轻了病人的换药清创的痛苦,是外科治疗各种复杂难治性创面的很好的选择。本科共收治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病例6人,应用VSD技术取得很好治疗效果。通过应用VSD技术,有效控制了
目的: 观察SSB抗原与DNA抗原共同免疫动物时不同抗体滴度的变化,研究合成SSB/La多肽与DNA共同免疫动物是否导致DNA抗体产生抑制。方法: 根据人SSB抗原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214-225位的12个氨基酸多肽,将人工合成多肽与血监蛋白(keyhole limpethemocyanin, KLH)进行耦联,与dsDNA、SSB联合DNA、KLH、PBS分别作为抗原对5组家兔
肿瘤细胞引起多样性和易突变性很难直接用药物治疗,并且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也已成为治疗的一个瓶颈。靶向肿瘤血管的抗体治疗通过靶向实体肿瘤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相关靶点,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中总结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已上市或处于临床阶段及实验室阶段的靶向肿瘤血管抗体药物,并阐述了该治疗策略的特点及部分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为靶向肿瘤血管的抗体治疗
C1酯酶抑制物(C1INH)缺乏症,亦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为杂合体方式遗传,约80%有家族史。本文报告的一例患者虽无明确家族史,但有比较典型病史,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补体水平、总补体的活性、C1INH含量均明显下降,C1INH功能明显减弱,故诊断明确。所幸其多为单发消化道症状,喉头水肿从未发生。该患者于确诊后口服丹那哇600mg qd后腹痛、肿胀未再发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名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胆管囊肿、特发性胆总管扩张,上至肝内胆管下至十二指肠壁段的任何胆道均可发生。病变的胆总管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伴或不伴肝内胆管扩张,多见于婴幼儿,约有2 00/到成年才发病,以女性患者多见。本例因患者为年轻女性,未婚,该患者亦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为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正常完成学业,故突破以往治疗方式,在FRCP结合胆管内超声明确诊断后,行胆胰管支架内引流术,对
慢性腹泻、黏液血便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uc),但是,仍需要与多种疾患进行鉴别,包括缺血性肠病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患以及一些少见病。本病就是其中1例。该例患者曾经在外院就诊多年,按照溃疡性结肠炎诊疗,症状不能缓解。最终经骨髓活检明确诊断,再次结肠镜及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因此,临床上应该注意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