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可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和捕食者--基于报警声的野外实验证据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鸟类鸣声包含的信息、信息传递及其功能的研究.近十年来报警声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Craib于1994年提出假说:杜鹃与雀鹰的相近形态影响宿主行为,宿主因不能够区分杜鹃和雀鹰而减少攻击行为甚至逃离巢区,进而为寄主杜鹃提供了产寄生卵的时间,提高了寄生成功率.2013年3月-7月,在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标本模拟天敌入侵对大山雀能否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大杜鹃和捕食者松雀鹰开展了研究.行为统计分析未发现大山雀对三种模型的报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利用Avisoft SASLab Pr0 5.2软件进行报警声参数采集,采集的报警声时长为120s,包括音素型,音素的最低频、最高频、频差、持续时间、个数等.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大杜鹃(n=19)、松雀鹰(n=20)及山斑鸡(n=20)的报警声中部分音素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如C音素持续时间(Kruskal-Wallis:H=156.883,df=2,P=0.000)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在大杜鹃与山斑鸿间(Mann-Whitneytest: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山斑鸡与松雀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2>0.017)。D音素持续时间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Kruskal-Wallis:H=43.538.df=2,P-0.000),大杜鹃与山斑坞间差异极显著(Mann-Whitney test:P=0.000<0.017),山斑鸿与松雀鹰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无显著性差异(P=0.279>0.017)。8个音素型参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报警声大杜鹃和松雀鹰具有明显差异,证明其能够识别形态相似的寄生者和捕食者,并发出相对应的报警声,报警声中不同音素型可能含有特殊功能信息。
其他文献
3.稳压控制电路:该机采用从+B(+125V)直接取样、误差比较放大电路VQ805(SE125N)、光电耦合器N804(TCP621)冷、热“地”隔离控制,调节开关管导通时间的PRC(脉冲占空比控制)工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经验,对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的重点与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确保其在技术上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
这部英雄叙事诗描写的是:主人公嘎达梅林和他的妻子牡丹、以及许多被压迫群众英勇斗争的故事,它牢牢地吸引着读者抓住不放。这故事与其说描写嘎达在战斗中的失败,毋宁说是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出现和发展,研究发现许多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存在婚外交配行为,然而目前关于鸟类婚外配繁殖对策的进化和维持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011-2012年5-7月,作者
会议
良好的阅读能力背后代表着出色的语文综合素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优化其他方面的能力。小学语文肩负着为学生打基础,进行阅读启蒙的重任,自然不能疏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
已有研究表明黑眉长尾山雀和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bonvaloti&A.fuliginosus)的种间线粒体遗传距离很小,甚至小于一些长尾山雀的种内遗传距离.通常情况下,造成种间遗传距
会议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并且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客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指引者,是学生实现创新和实践必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衣食住行,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程度上的方便。教育行业也在渐渐开始变化,享受着信息化的便捷。其中在教学中信息化的普及是教育行业的一大进步,拉近了学
烟青一级公路烟台~莱阳段自1976年3月25日开工,1989年10月8日竣工通车。现将该工程修建过程中有关技术方面的工作情况介绍如下。一、工程基本情况1.线路概况烟青一级公路是连
当濒危植物被移栽至植物园生境后,食果鸟类如何取食并传播植物种子就对于评估迁地保护的成效至关重要,而目前仍对这些机制不甚了解.本研究选择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种群和自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