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全法制”到“依法治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指出“依法治国”是对“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的升华,为了汲取经验教训,对新中国法制建设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曲折进程进行了回顾。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从强制措施制度的一个方面,即强制措施变更的视角,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指导和影响。
本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内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与宽严相济原则的冲突,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强制措施改革的要求。
本文通过实际死刑案例的分析介绍,阐述了“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渊源,并探究了“宽严相济”语境下“少杀、慎杀”所应考虑的问题,以及“少杀、慎杀”死刑政策下量刑体系的重构。
本文拟就以推定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实现的关系,推定是否可以成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的途径两个问题做初步探讨。
本文通过简单概括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的概念,分析了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之间的关系,引入刑事和解必要性,以及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立法规制。
本文探究了检察机关诉讼外监督的合理性,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监督的必要性。本文介绍了强化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的监督措施,强化检察机关同行政执法部门配合的措施。
本文对取保候审中司法自由裁量权过宽,“社会危险性”的客观标准,欠缺权利救济的法律保障程序,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缺位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本文介绍了刑事诉讼的刑事政策化的含义与特质、表现形态与成因、意义与危险及刑事诉讼的刑事政策化语境与限度。
本文分析了刑事司法职权介入刑事自诉制度的价值,详细阐述了救济型刑事司法职权、控制型刑事司法职权在刑事自诉制度中的介入所起到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律师辩护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其修改完善与立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