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科书的“十二表法”--罗马共和时期儿童教育侧影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表法”自颁布以来在罗马共和时期的几百年里一直是儿童教育的教科书。立足于“十二表法”条文的教育具有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语言教育三种功能。共和末期法律、道德和语言的变化造成“十二表法”教科书地位的丧失,“十二表法”儿童教育的历史现象由此消失。
其他文献
简要分析当前医院图书馆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几种能力,并对此提出信息时代馆员素质培养的几点新思路。
斯宾塞基金会主办了“教育史新方向”研讨会并调查了与会者及其话语权的困境,会议结合美国教育史学的黄金时代即20 世纪60、70 年代的教育改革问题,研讨了当今有色人种、历史和政策、高等教育及性别史等一些领域的发展情况。会议认为历史研究法与当今教育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教师个人生活史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运用两方面,缺乏从生活史视角出发对教师日常生活和历史上各时期教师生活的研究。今后教师个人生活史研究应扩宽研究范畴,加强教师日常生活和历史上各个时期教师日常生活的研究,具体可以通过史料来源、研究对象、研究地域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展。
回顾百年教育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在当今社会大发展时期教育史学却处在了困境之中,教育史学的生存价值受到挑战,教学与研究队伍萎缩,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研究缺乏精品意识。面对这一系列的困境,只有树立大教育史观,突破学科局限,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推进教育史的国际化,发掘我国学术传统,只有这样,教育史才能走出困境,寻找到自己的出路。
清末作为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其“学”与“术”的分野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在国家层面上,就其引进目的来说,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术”;在引进和传播过程中,日本及西方各国的历史的和现代的、制度的和思想的经验,对师范学堂及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会来说都是需要学习和研究的“新知”,是“学”。清末中国学习西方教育学的基本思路是引进西方之学解决中国问题;又基于“怎么做”的逻辑,在“用”的层次上去解
会议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总体观,它的诞生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战后,女性主义教育史学作为西方教育史学的流派异军突起,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传统的妇女教育史学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对抗,其根源在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之间的对立.20 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呈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此时,马克思主义对以新史学面貌示人的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史提出了挑战,然而,妇女-
影视史学是继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和口述史学之后,又一个出现在欧美史学大家庭中的“新生代”,它以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而受到史学家的亲睐,在当今教育史学研究重心转向民间日常生活的趋势下,影视史学大有作为。
20 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史学界受德国注重观念史研究传统,以及法国注重科学史和编年史研究传统的影响,开始由注重学校教育的理性进步史观向注重知识、权力以及社会改革之间关系的研究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引起了教育史研究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且也引发了教育史研究的主题和研究内容的变革。
作为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卓越影响表现在:崇高的学术声誉、顶尖的国际知名度、悠久的学术传统、不断的创新力。它们的发展历程虽然在时间和特色上不尽相同,但给人们提供共同而深刻的启迪。那就是: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历史的积淀、秉承传统并形成发展特色、确立学术自治地位、跟随时代不断创新以及具有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