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连接”时代下的博物馆如何利用好原始资料--以《中国的空军》期刊为例

来源 :2018年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级连接”时代下,越来越丰富的沟通媒介极大地提高了博物馆的征集、陈列水平.然而加强博物馆与当今社会的联系,不能仅仅依赖于新科技,更应该挖掘原始资料,“连接”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寻求现代公众的精神共鸣.在此,笔者拟通过解读《中国的空军》期刊部分内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探讨超级连接时代下的博物馆如何利用好原始资料,开创展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让历史更鲜活,以吸引新公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
其他文献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更多观众更轻松的参观体验厚重的红色历史,浸润红色文化,武汉革命博物馆历时一年,开发了“请回答1927——武汉革命博物馆AR体验参观项目”.第一季于2018年5月17日正式上线.该课程是利用现实增强(AR)、虚拟现实(VR)、信息定位等移动互联新技术,将博物馆藏品、革命旧址和历史脉络,设计融合而成的一个有趣味、有情节、有内容的解密通关游戏,
博物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连接”作用,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吸引和服务已经融入网络时代的“新公众”.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众到博物馆,感受文化氛围、获得文化体验、共享文化成果.灵活运用多种连接让博物馆“火”起来.
本文论述了在互联网的新时代,革命类博物馆应该用心理学原理创新传播和教育的方法.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在革命类博物馆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灌输”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精神分析法理论及其与革命类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如何在革命类博物馆进行“灌输”教育,运用精神分析法针对三类不同观众,提出了不同的“灌输”的方法.第三部分提出了在革命类博物馆运用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革命类博物馆作为特殊类型的博物馆,肩负着弘扬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如何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新环境下,创造新的连接方式,开拓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和新领域,成为革命类博物馆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为例,从“依托职能弘扬主旋律”、“搭建连接探索新路子”、“打造平台扩大影响力”三个方面重点诠释革命类博物馆运用新方法弘扬红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正由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逐渐过渡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也在这股浪潮中迎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尝试在新媒体的视野下,分析新媒体的出现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再开发利用.
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发展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新世纪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学科之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引发的变革,推动了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拓展,使其不仅是收藏、研究、展示藏品的公共服务机构,而且在连接社会公众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信息网络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必将对博物馆发展和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今这个共享的时代,博物馆也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实现更大范围的文化共享.本文以近几年博物馆涌现的新事例,阐述了博物馆实现文化共享的新做法,博物馆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关于博物馆做好文化共享的一些思考.
2001年超级连接的概念出现以来,多渠道沟通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各行业中对于自身目标的追求又推动着超级连接的沟通方式不断扩展出新的触手,甚至形成大数据,能够连接到每一个人的喜好和需求.在这样一个超级连接的世界,博物馆也顺应潮流融入其中,博物馆实现收藏、教育、研究的手段将随着超级连接的运用变得更加新潮,更加符合它的服务对象——公众的需求.博物馆要与时俱进,就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吸纳新公众、拓展新功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社交媒体时代.然而,作为传统的公众文化机构,博物馆在其日常运营和发展中,始终存在与观众信息交流不畅,信息传播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博物馆开始有意识地与社交媒体相结合,撕掉公众对博物馆印象中的“高冷”标签.
你能想象博物馆里可以“签到”、“点评”、“领券”、“打折”吗?如何体验这种新鲜的“玩”法呢?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17年底试点武汉市文化惠民项目——文惠通.开启了博物馆与市民、文旅企业(文创企业)连接,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惠民的新模式.本文介绍了这一新模式的特色和机制,以及辛亥革命博物馆为推动该项目、拓展新公众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