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岩溶山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来源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泛北部湾地区亚热带生物资料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山区是广西最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低环境容量与相对高人口密度的矛盾突出,人地关系紧张,生态失衡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利用加速了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并加剧了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制约了该区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存和发展。 本文介绍了广西岩溶山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情况,根据具体的岩溶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水土保持植物进行开发和利用,为推广既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适宜植物,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甘蓝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一类γ-变形菌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在世界范围内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引起黑腐病。Xcc脂多糖合成基因簇包含多个与
会议
本文采用土培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0~50 mg/kg)对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0.5mg/kg)胁迫,可刺激脲酶的合成;在高浓度Cd(20~50
会议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于恢复但保持困难的特点。本文根据广西南宁冬季无霜冻的气候特点,用7个不同砧木嫁接陆地棉细胞核不育系A4,以A4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嫁接对陆地棉
会议
妊娠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和游离DNA/RNA的发现,为无创伤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和游离DNA和RNA的发现历程,存在机理及其运用进行了综述,对
10年以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为“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而忧心忡忡;在今天,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我们为“钱往哪里去”而劳神费力。从前,我们对缺钱状态下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生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明显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提高根茎产量,不同施磷处理增产7.23~12.41%,平均增产
会议
本研究分离提取了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SP),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观察了马尾藻多糖对氧化应激态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和NO水平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
本文针对卡拉胶水凝胶的两个主要指标凝胶强度和胶体粘度,研究了卡拉胶含量、钾离子浓度和PH值三个主要因素对卡拉胶水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胶体含量的增加线
会议
本文对基于模糊知识土壤肥力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进行了阐述。基于模糊知识库系统(KBS)是目前主要用于评估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条件的主要技术手段。KBS使用模糊逻辑(FUZZY)得
酪蛋白是反刍类动物乳汁中的主要蛋白之一,其中β-酪蛋白占乳总蛋白的23%~24%,高达8~10g/L。因此,β-酪蛋白基因调控区是乳腺生物反应器常用的调控元件。 本实验应用LA-PCR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