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评价Opti_knee人体运动测量与分析系统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pti_knee人体运动测量与分析系统分别对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手术方式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单隧道重建.同期采集30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采集术前、术后膝关节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结果分别与膝关节正常步态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值<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杂脊柱畸形脊柱截骨策略(截骨部位、方式的合理选择)、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对策,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僵硬脊柱畸形34例,男11例,女23例,平均年龄28.6岁,伴有冠状面和/或矢状面失代偿21例,9例并发不全瘫痪,2例完全性瘫痪;致畸原因: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先天性脊柱畸形14例,神经纤维瘤病并脊柱畸形9例,马凡氏综合征伴脊柱侧凸2例,退变性脊柱畸形3例.手术
目的:椎弓根膨胀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对20例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膨胀钉棒系统内固定,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6岁~68岁,平均年龄为57岁。其中合并脊髓损伤15例,通过术前术后拍X片、CT片、MRI片,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椎管横切面面积,结合骨质疏松程度,对其进行分析评定,对比椎体术前术后的高度和椎管容积的恢
目的 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0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20-54岁,平均41岁.其中,寰椎骨折2例,枢椎骨折滑脱2例,齿状突骨折脱位3例.均有不同程度外伤、颈部疼痛症状、活动受限,术前脊髓神经功能Frankle分级:其中B级1例,C级2例,D级2例.常规行颅骨牵引术,重量
Purpose To analysis the distraction load-to-failure force supported by pedicle,lamina or rib linked to different constructs in pediatric cadaveric thoracic spine.Methods Eighteen pediatric cadaveric t
目的 探讨髋关节周围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单侧初次THA治疗的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例,男24例,女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按ARCO分期:Ⅲ期8例,Ⅳ期34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按A
髋关节置换术是解决髋关节疾病患者疼痛、功能障碍、恢复行走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现在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人们的寿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延长,超过80岁的高龄老年人明显增多,髋关节置换手术也出现很多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这类患者手术风险也很大,术后需要医护积极配合,共同协作。采用集束化管理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集中实施几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将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询
目的:总结应用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肌肉下插入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以内固定支架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Ⅴ型骨折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65~89岁,中位数72岁.按改良Evans分型为Ⅴ型骨折;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伤后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结果:本组13例手术时间50~95 mi
目的:分析和总结后路双棒同步多重去旋转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选择性融合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远端固定椎选择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AIS行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67例,男21例,女46例,年龄平均16.4岁,Lenke分型:Ⅰ型16例,Ⅱ型32例,Ⅲ型11例,Ⅳ型8例;AIS行后路选择性腰椎/胸腰段融合28例,男9例,女19例,年龄14.6岁,Lenke分型Ⅴ型22例,Ⅵ型6例.术式选择标准:〈1〉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PCA在下肢远端骨折32例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我科自2015年1月至5月共32例下肢远端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了股神经阻滞PCA技术.所有患者均采用腰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术毕股神经阻滞导管与PCA泵连接,0.2%罗哌卡因250ml,5ml/h匀速自动给药,可维持48h,预充量5ml/次,锁定时间30 min.护理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镇痛术前教育,对镇痛效果进行护理观察,密切观察病情,预
目的:探讨带尾孔髌骨针联合普通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17岁~57岁,平均35.5岁.跌伤24例,坠落伤10例,车祸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在髌前直纵切口下行带尾孔髌骨针联合普通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后第24小时开始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第48小时开始下床负重行走.结果:经过6-14月随访,术后8-16周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半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