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式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统成熟的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无法实现低品位余热资源回收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造成这部分可利用能源大量排空。为了突破这一技术困境,本文在大量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匹配低品位余热的动力设备,即新型罗茨式动力机,并从发电装置结构、动力机工作机理、内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搭建了试验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测试,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在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罗茨式动力机流量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是可靠的,验证了其可行性,可以为后续罗茨式动力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工程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依据,对低品位能源的进一步回收和利用具有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具有通信时延的多Leader 自主体系统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Leader-Follower混合自主体系统运动的包容控制算法。应用矩阵理论和时延系统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混合自主体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应用LMI 方法,得到了保证系统包容控制的时延上界。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大多数工业过程同时具有时滞特性和饱和特性,用传统的控制算法不易得到满意的性能指标。本文在失配补偿Smith 控制系统上增加补偿器,构成一种新的抗干扰Smith 控制系统。通过多个仿真算例,发现它可以改善一些饱和时滞过程的控制品质。当对象受到随机振荡的送料干扰和负载干扰时,它的输出量标准方差远小于基本型、失配补偿型和动态参数自适应型Smith 控制系统。而且它不需要辨识对象的滞后时间和执行器的饱和参
传统的并行机组批调度问题在研究时主要考虑Cmax,总延迟,平均延迟等生产性能指标,而考虑能耗因素的生产调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工件含有不同到达时间和尺寸的并行机组批调度问题,优化目标为最大完工时间Cmax,加入总能耗约束,分析了不同能耗约束下能优化的最小Cmax,从而给实际生产做出指导。在求解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与遗传结合的算法进行求解,并引入局部搜索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
本文在考虑缺货成本和反应速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基础油润滑油生产商-分销商两级供应链库存合作的问题。本文中,基础油润滑油生产商为分销商设置缓冲库存,分销商只需要在实际订单数量的基础上多加预测订单数量的部分库存,并且双方分担库存减少带来的风险并共享节省库存的利益,使在考虑供货速度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库存量并得到最大利润。建立了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商-分销商库存合作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与已有库存合作
针对采用动态均匀量化器的网络控制系统,本文就故障对于系统稳定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对系统的状态信号进行量化的前提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分析了当传感器或执行器故障时,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收敛性能,并进一步给出了数值实例。结果显示,传感器或执行器故障均对原系统收敛域的范围产生了影响。
针对市场出清价格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火电商竞标问题,基于混合整数规划和随机规划,引入竞标曲线非降约束,建立了竞标出力依赖于情景的火电商竞标模型,给出了满足市场要求的非降竞标曲线。为研究风险对竞标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VaR),建立了竞标出力依赖于情景的火电商竞标风险模型。算例测试表明,该风险模型能有效地权衡利润和风险,为火电商竞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氢氧化镍钴矿浆中和过程是以调节阀门开度为输入,以石灰石浆流量为内环输出,以末槽出口矿浆pH 值为外环输出的强非线性串级工业过程,受到余酸流量和入料矿浆pH 值的随机干扰,导致末槽出口矿浆pH 值和石灰石浆流量大的波动。本文针对受到随机干扰的具有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串级工业过程,将未建模动态补偿、串级PI 控制和规则推理设定值区间补偿控制相结合,提出了由pH 值未建模动态补偿PID 控制,石灰石浆流量
为增强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设计了以小型对旋轴流通风机为实验对象,以可编程控制器和组态软件为核心的通风机性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为过程控制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提供多功能平台,获得较好效果。
空气分离系统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炼钢炼铁提供高纯度的氧气、氮气、氩气。针对钢铁企业用气频繁变化的特点,目前制氧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变负荷生产。而现有的人工调度很难给出合理的系统运行方案,导致大量氧气放散,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自动变负荷技术的调度优化策略,实现联产装置的利润最大化。使用代理模型来刻画负荷变量的可行域,并建立负荷变量和操作点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针对不同的操作模式进
考虑到坡度路面上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包含坡度信息,使车辆加速度测量值不准确,从而导致车速估计精度不够,为此,本文针对轮毂驱动电动车进行纵向车速和坡度的联合估计,提出了一种变增益的车速估计方法,并且讨论了增益与车轮轮速、车辆加速度的关系,分析了估计算法的收敛性,解决了轮毂驱动电动车纵向车速以及路面坡度角的联合估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