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震信号,探索地震预报之路

来源 :2004年天灾预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7月,孙威教授为我校无偿地安装了一台应力仪,据他说,这是世界上安装的第五台(美国的旧金山有两台,辽宁省的新民、营口各有一台),这是新发明的仪器。本文介绍了该应力仪的组成,阐述了关于石家庄或隆化一带有4.5地震的预报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沙漠沉积的旋回、风向和水循环变化讨论了白垩纪气候的非均一性,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纪气候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并从大气环流直接记录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白垩纪"非均一气候"的存在.
本文通过对淮南地区九里桥组新元古代沉积时期的叠层石礁体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情况的研究,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响应关系,风暴活动、海进与海退过程及海水的加深都对造叠层石生物的造礁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
寒武纪是生物的演化由量变到质变、海生的无脊椎生物从无壳到有壳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对寒武系地层的分子生物化石的信息中,利用地球化学知识对分子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了有关前寒武和寒武系地层分界的问题,指出多细胞生物并非一定仅仅在寒武纪才出现.
本文通过对武汉东湖、梁子湖沉积物色素、水生生物遗存、有机碳同位素的比较研究发现,分析了其近代100多年来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了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下的退化、恶化问题,对当前治理湖泊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提供了参考.
今年以来,不仅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偏低,而且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频次相当低,地震活动的反常,不确定因素增大,震情分析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介绍了5级以上地震活动地域上的继承性,对宁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华北-东北的地震活动。
通过门限自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和太阳黑子活动相对数周期变化的震例统计分析,认为2004~2006年期间,新疆境内及边境周围有可能发生Ms≥7.0地震。
地震,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地震与地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广义地说:地展是地球的生命。本文介绍了地震与人类的关系,阐述了地震预测研究的概况,分析了孙氏地震(天灾)预测原理,浅谈了孙氏技术预测地震操作程序,探讨了孙氏技术预测海灾、空难和疾病等结果。
2003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仅相隔三天接连发生了开县井喷与巴姆地震,它们是沿同纬度效应带发生的,其中的奥秘应引起思考。在地震预报方面,已呈现出八仙过海的可喜局面,而在事故预报方面,目前难于有效的展开工作,因为每逢事故发生后,仅从事故现场直观中去追查原因,避免不了就事论事,并以人为和机械做为调查对象,是不够全面的。对导致突发性事故所隐蔽的相关因素,未能揭开真实的面纱。本文围绕开县井喷事故进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理论,本文对长江水情的变化和缅甸大震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清理成4个发生类型,推导出计算其平均周期的公式:Y=11X+3。结果表明:平均每11年有4次灾害发生,但每次的强度各不相同。长江最枯水年份主要在第1型内,长江大水主要发生在第2型中,缅甸大震在2型和3型中居多,而且,长江水情的变化和缅甸大震,主要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极值年及其前后2年以内,相互之间
通过中国东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新疆及其邻区、江苏-南黄海地区强震的实证分析,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信息有序网络结构特性,据此可对未来强震进行中长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有序网络结构可能是强震发生的一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