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馆校学习的界限探索开发课程的新模式--以辽宁省博物馆“博雅教育”课程研发中心为例

来源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博物馆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联合成立“博雅教育”课程研发中心,致力于联系馆校双方,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融合,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资源保障,共同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人才.
其他文献
藏品研究架起博物馆与社会“超连接”的桥梁.展览和教育则双向连接起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信息技术潮流给博物馆带来的超连接手段则如双刃剑般影响着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而学术研究与合作则是巩固桥梁建设,保障其良性循环,为其添砖加瓦的力量.
社区(生态)博物馆作为多年来基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拓展和创新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提升和丰富了基层观众的博物馆文化体验.社区(生态)博物馆与基层观众互动将极大提升区域文化认同感.面对社区(生态)博物馆事业,要始终坚持以社区(生态)博物馆辖区内的基层观众现实需求为本,吸取既往经验,根据本地自然和人文实际,在不断优化政策资金支持、选聘人才管理、调动基层观众主动性和多方拓展业务实践中,持续丰
2016年至2017年的观众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观众对在博物馆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博物馆开拓创新,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让公众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游览博物馆。结合云南民族博物馆实际,提出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展览设计,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影响力,设计出观众喜爱的展览,增强常设陈列展览中的观众体验,激发观众兴趣。让观众留下记忆,邀请观众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了解观众的需求,
博物馆以开放的心态与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打造以博物馆为核心的社区文化中心,提升城市综合文化价值.寻求社会机构支持与合作,招募学生策展人到社会策展人,打造无边界博物馆.作为以教育、研究和休闲为目标,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公共机构,当今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已从保护文物藏品转变为保护文化遗产,再到服务社会,进而向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神圣责任回归.在这种形势下,博物馆需要重新规划战略
博物馆吸引更多社会参与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且随着社会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其涵盖范围在逐渐增大,事实上是博物馆根据形势在调节和调整自身的功能.博物馆通过展览的形式对社会进程进行总结,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份总结的图录报告。这看上去是博物馆专业职能所做的业务,但实际上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大众群体。所以需要得到社会公众、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共同关心和共同参与。
英国博物馆在面对新观众新挑战的时候,以政府社会包容的文化政策为指导,以新方法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出现了很多新的改变和影响.当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是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合作与和平的重要手段”定义为一个事实,并且试图提高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的时候,博物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由此可以更加深入地讨论博物馆对于公众有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博物馆应怀着怎样的初心来鼓
近年来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根据研学旅游的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和课程的需要,围绕博物馆的收藏、展览和研究开展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加强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共享,推荐研学旅游发展.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安徽省第二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文物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丰厚.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徽州三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
桂林博物馆目前共与当地小学、中学、大学等15所学校建立了共建基地,在这期间与各个学校多次开展“博物馆与学校:超级连接”、桂林博物馆大学生英语讲解大赛、“寻找状元郎——桂林博物馆文化进校园”等文化共享社教品牌活动,让本地文化与学校教学相结合,让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进入校园,加强馆、校联系,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学成效最大化.
博物馆在传统的展览与讲解之外,拓展出专题讲座、博物馆课程、研学旅行等一系列博物馆教育活动.云南民族博物馆运用参与式博物馆理念与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博物馆教育的实践过程,探索参与式博物馆教育模式在我国实践的途径和挑战.
皋市博物馆充分利用、挖掘与转化博物馆工作中的文化资源,全面把握、综合设计与积极传播活动,借助社会媒体的路径与方法,实现博物馆与观众学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序列性的、建构性的传播,使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的活动真正成为促进观众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