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反馈法在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有效反馈法在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为改善中医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5年第一学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级九年制岐黄班学生63人、2012级八年制卓越班学生99人与2012级五年制教改班学生45人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配备1名教师或经过培训的博士生助教指导,进入门诊或病房临床见习,先由学生自主诊治并讨论分析病例,然后教师或助教详细讲解,见习期间每个学生根据见习收获填写问卷的各项评分. 结果:三个班级之间总体能力反馈比较:岐黄班显著高于教改班与卓越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2).不同学制学生单项能力反馈比较,四诊技巧与收集现病史:岐黄班显著高于卓越班与教改班,差异有统计学意(p=0.021,p=0.013;p=0.016,p=0.032);提炼主诉、辨证思路与处方能力:岐黄班均显著高于教改班(p=0.034、p=0.029、p=0.033、p=0.010).同学制学生不同能力反馈比较,教改班:合作能力显著高于四诊技巧、收集病史、辩证思路及处方能力(p=0.019,p=0.049,p=0.017,p=0.001).卓越班:医学素养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沟通能力、四诊技巧、提炼主诉、收集病史、辩证思路以及处方能力(p=0.022,p=0.000,p=0.010,p=0.003,p=0.000,p=0.000),处方能力显著低于医学素养、沟通能力、提炼主诉、收集病史及合作能力(p=0.000,p=0.000,p=0.001,p=0.004,p=0.000).岐黄班学生各项能力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1.岐黄班学生中医内科临床总体能力高于卓越班、教改班,岐黄班学生四诊技巧与收集现病史能力高于卓越班与教改班学生,岐黄班学生四诊技巧、收集现病史、提炼主诉、辨证思路与处方能力高于教改班.2.班级内部不同能力比较,教改班学生合作能力高于其他能力,卓越班学生医学素养能力较高,处方能力较低.3.有效反馈法有助于提高中医内科临床见习质量,可以为改善临床见习方式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精神,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一线中医人才为目标.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大对针灸按摩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快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发展规划.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在八年制中医专业外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校2010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应用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与2008级、2009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010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成绩更高(P<0.05).结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有助于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对外科学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实施了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相关中医药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导师、辅导员以及长学制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评价以往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的标准,并对今后的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包括九年制和“5+3”一体化专业)的分流淘汰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实验室检查无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程建设给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在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增设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对实验诊断的基础理论、拓展项目、临床应用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形式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及PBL的教学的模式,以锻炼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引导实习生合理应用现有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辅助
目前大多数中医教学医院即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在承担两个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同时,绝大多数带教教师受自身带教人数的限制,可能出现带教内容及要求混淆;不同层次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不一、自身要求标准不一致出现培训效果偏差.针对中医教学医院、带教教师对本科生及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内容、培训细则认识、理解程度未达一致,本科生及规培医师对自身培训内容理解程度不一等一系列问题,中
中医药大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问题,各个院校都十分重视,其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但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全方位的教育已成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与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得以不断完善,究其方法,不外乎师承教育.到了近现代,随着教育的发展以普及,中医的教育方法逐渐被院校教育所取代.但是,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医院校教育,并没有取得所预计的良好的效果,反而带来了对中医教育的担忧.其实对于中医这个特点鲜明的学科来说,如何能够将两种教育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值得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是医学生学完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后进入临床各科室进行实践,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在带教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带教前期工作,让学生了解基本情况.带教过程中采用见习带教和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开阔思维,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练习,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实习医生迅速进人医生的工作角色,启发学生中医临床思维.
医院优质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一直是临床教学工作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面临时代的挑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医学教学工作者,应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内涵建设作出积极努力.积极探索院校合一、医教协同的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同一化、标准化、可控化的新途径.
对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剖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种毕业后再教育模式的异同点及存在问题,对于中医妇科学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双轨合一”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改进、强化师资建设、创成中医特色等工作上所进行的探索,为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及发展继续教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