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建筑功能的现代建筑教育

来源 :2008年“建筑教育的新内涵”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或建筑中某空间的用途,然而功能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化和静止的,动态性应该成为当代建筑功能的本质特征.面对科技的进步及功能的动态变化,建筑学朝着更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的方向发展.建筑教育体系需要摆脱当前的单一模式,拓展完善为多层次、多向度、多学科综合的宏大而复杂的人化科技系统.本文通过对建筑功能的再认识及其动态特征的阐述,针对我国传统建筑教育模式在新时代中体现出来的弊端,结合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提出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在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传统民居建筑的内容进行补充,从中提炼住宅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表达方式,总结出当今住宅建筑传统语言的现代表达方式,对其推广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从而使得学生的住宅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其传统性、地域性特征,并能真正体会到传统民居建筑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与价值。
小住宅设计历来是建筑学低年级本科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随着建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住宅设计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二年级建筑学教学实际经验的分析总结,针对现阶段建筑教学状况,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条件、结合传统小住宅设计,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而提出可行的建筑教育创新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基础上,为建筑学基础教学的创新提出新思路,对推动本科建筑教学的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在建筑系新的教学框架下,坚持以空间为主线的理性教学思路,不断检验与修正教学体系,开展教学法研究.针对二年级建筑设计入门的教与学,提出设计过程的分解与重构,将设计元素以归类法进行分解,设置由浅至深的阶段式划分,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展开教学;同时重构为有序组织的设计题目,进行有递进性和目的性的设计训练过程.
提出景观概念对建筑地域性教育的指导意义,并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以景观为核心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主要特征.
二年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课程是针对中小型建筑物的设计训练,如小茶室、别墅、幼儿园等,这些建筑类型功能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其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和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及手绘训练.通过对几位学生作业的解析,来说明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和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及手绘训练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良好的造型感和空间感是必需的,设计过程中要汲取大量的资料和人文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建筑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建筑设计的教学显得越发重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师生互选的教学机制,采用了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强化了模型推敲的教学作用,试行了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多专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试验.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建筑学教育的重点之一.针对目前在楼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教师只从楼梯的构成、形式、坡度、尺寸、结构以及防火疏散等角度讲述,学生的设计成果仅停留在构件的装修和防火规范来满足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建筑教育以设计构思的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探索教学中如何使楼梯设计从程式化的装修转变为真正的空间与造型设计,以期摆脱楼梯设计教学表面化倾向,及学生设计实践中忽视楼梯设计,导致楼梯缺乏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已经不太适应.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我国建筑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以"问题"作为互动式教学核心的观点,探讨了将此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问题"主题的提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方式、成果形式、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使用者"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建筑设计的过程从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把使用者需求物质化、实体化的过程.现行教育模式中,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是没有意识去了解使用者,容易造成设计流于形式化、空洞化.在本科三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我们引入了"使用后评价"课程环节,评价以学生日常接触的校园建筑为对象,首先根据日常的使用经验确定评价内容,然后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以客观的数据、表格反映使用者
本文针对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设计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筑设计学科以及建筑师职业的特点,提出突破传统单一建筑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建筑教育模式与诸多新型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及关联,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观点,并针对这种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构成和评判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