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追求有用于世

来源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传统的文论与西方的文论和中国当代的文论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文论在构建现代文论和批评现代文学中应该是有它的立足之地的。我们应该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民族化的道路上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清代著名校勘学家顾广圻与《文选》学研究的关系。顾氏校勘的李善注《文选》,为《选》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文选》的重要版本。
方回《瀛奎律髓》一书,选评唐宋诗三千余首,旨在调和唐宋,肯定宋诗的价值。方回在该选本中,融诗选和诗话为一体,把所选诗歌分为登览、朝省、怀古、风土等四十九类,分别运用辨句法、析义理、述异事等批评方法,表达了自己系统的诗学主张。特别要指出的是,方回在此书中开创性地列出“着题”一类。着题类诗,在此前从萧统的《文选》到唐人选唐诗乃至宋代的诸多文选诗选中都不见此分类。因此,何谓“着题”?此类诗与方回的诗学思
陆机《文赋》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论及十种文体的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而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于冗长。其中“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二句由于所论的是诗、赋这两种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尤为历来学者所重视,相关的阐释、评论不一而足。但由于“绮靡”、“浏亮”
“云间三子”是人们对明清之际在文坛享有盛誉的“云间派”的三位代表人物陈子龙(1608-1647)、李雯(1607-1647)、宋征舆(1618-1667)的合称。三子中以陈子龙的文学成就尤其突出,被誉为“明诗殿军”。深入细致地研究云间三子的诗歌风格,既有助于勾画云间派诗歌的主要风貌,又能从比较中凸显三子不同的艺术个性,从而将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总的来说,云间三子的诗歌表情达意蕴藉深永
屠隆的文学思想虽然很复杂,但始终以“性灵”为核心,将率性任情的精神引入文学,并以之为诗文批评的观念内核。在受明代心学影响而兴起的“性灵”文学思潮中,屠隆是得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文学思想,显示出张扬个性、高自标置的精神,有纵情任性、追求个性解放的感情趋向。但他中晚年时笃信佛道,并最终黄冠入道,从而使其“性灵”说的内涵发生了某些变化,带有佛禅及道教内丹家的色彩。这种堕入佛道空寂清虚之门的消极蜕变,非常
作为茶陵派宗主的李东阳,虽没有予以自我标榜,但他文学创作成就颇高,凭借显著的创作特色令派中成员折服,获得了大家的公认。在诗歌方面,无论是理论批评还是创作实践,他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既继承了前代的诗学风格,又启迪了后代的诗派理论,无论是对前面诗坛的纠偏,还是对当时以及后代诗风的树立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李东阳诗歌的情感取向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闲适平和中的郁郁之气。二、逸情怡乐
关于三言二拍的选本,影响最大的是《今古奇观》。实际上,除此以外,三言二拍还有多种选本。本文中确立的选本概念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条:(1)与原作相比,选本的情节、结构、人物等一般不变,仅在题目、个别字句上稍有改动,语言、文字改动较大者不视为选本;(2)在原有版片基础上印刷者(如别本《喻世明言》)不视为选本;(3)全书中部分小说选自三言二拍者,皆视为三言二拍选本。按照上述三条标准进行衡量,通过勾勒、比
唐王度的《古镜记》是一篇值得注意的唐传奇。它在阅读史上的经久不衰在于它较早地涉及到了一个文学意象:古镜。汪辟疆先生指出:“古今小说纪镜异者,此为大观矣。”。本文介绍了第一种他者:第三者;第二种他者:虚构的“我”。指出我们还应进一步地分析由镜子意象所引发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这一分析的切入点就在于何以能在对一则文本的专题的分析之下产生两种有关他者的结论。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景象,那就是不少当代国际级的文化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对翻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并对翻译发表了相当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两种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当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历史渊源
一百多年来,比较文学总是与“危机”结伴而行,在新千年交汇之际,它又进入了“危机”状态。其“危机”重重的原因,在于它跟民族主义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一旦其过于明显地呈现出民族主义“症状”,便马上招来一片诘难声;而“一旦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这样的关键问题上分离出去,比较文学马上便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本文试图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对两者这种暧昧关系的状况与根源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并对其进行一些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