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列腺癌患者DNA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DNA 修复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同时胚系突变患者可从PARP 抑制剂及铂类化疗中获益。然而目前对于DNA 修复基因突变的认知仍主要根据西方人群数据,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再损伤、呼吸道管理、疼痛管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共3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3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3岁.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对策,如:完善的呼吸到管理、疼痛管理、心里护理、四肢康复复健等,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导航模块的数字化设计、模拟手术的具体实施及评价方法。期望设计最佳的导航模块,并实现最佳导航模块的标准化/规范化设计。方法:12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经过薄层CT扫描,三维编辑分离椎骨,在透明视图下构建通过椎弓根长轴中心的钉道,根据骨面可剥离范围设计具有定位面及稳定面的导航模块,高精度3D打印导航模块,在尸体标本上实施导航模块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加局部应用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n=101)患者在手术开始前15分钟给予静脉输注氨甲环酸(15mg/kg)+假体安装完毕、缝合关节囊后给予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g溶于50ml生理盐水),对照组(n=97)患者仅在手术开始前15分钟给
[目的]人工关节翻修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脱位导致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采用2011年—2015年收治的21例患者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年至21年,本次均使用生物型人工关节翻修术,男12例,女9例。按Paprosky分类法评估及重建,Paprosky分型将髋臼骨缺损分为三型:Ⅰ型6例,髋臼环完整;Ⅱ型14例,髋臼环部分破坏,但髋臼锉磨后有足够的骨量保证非骨水泥
目的 分析关节腔注射引起关节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关节科收治的预行关节置换术且有膝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或糖皮质激素注射史患者共121例.其中男58人,女63人,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64.8岁.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30岁;2.一年内有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或糖皮质激素史.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阮某,男,56岁.因搬重物腰部扭伤后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天于2014年7月16日就诊.查体:推入病房,腰部活动受限;腰椎生理弧度变直,L3-4椎旁压痛、叩痛;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股四头肌肌力V-;右大腿外侧及膝前浅感觉减退;右侧膝腱反射(+),踝反射(++);髌、踝阵挛(-),Babinski征(-).
目的:评价“脊柱量化矫形器”经颈后入路术中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脊柱量化矫形器”辅助下经颈后路手术治疗的2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12~50岁,平均34岁.其中8例为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寰椎横韧带断裂6例,齿状突骨折10例.所有患者经过术前牵引均难以获得良好复位.寰齿间距(ADI)7~14mm,平均10.7mm,美
目的研究脂肪垫保留或不保留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50例患者(切除组及保留组各25例)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功能、伤口愈合状况以及术后膝关节X线片,随访1年,通过测量髌腱长度的变化,统计其差异。
目的 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原因.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对51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行了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男性107例,女性405例,平均年龄70.38±7.59岁.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腰椎骨密度BMD,初次骨折与再发骨折的间隔时间,骨水泥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肺梗,骨水泥漏,神经损伤情况),术前/术后的椎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