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1],能够引起机体的多器官损伤和慢性感染,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并阻碍畜牧业发展,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革兰氏阴性菌[2],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和宿主的免疫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JAK/STA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IFN、IL-2、IL-4、IL-6、CNTF等)和生长因子(EGF、PDGF、CSF等)都利用该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细胞的增殖、分化或凋亡,它们在免疫功能调节、造血细胞生成、肿瘤发生及神经和胚胎发育中发挥着既特异又有多效性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对布鲁氏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布鲁氏菌的入侵与免疫逃逸机制,而对布鲁氏菌感染与宿主细胞的交互作用的研究尚未明确。研究目的:用布鲁氏菌强、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与布鲁氏菌强、弱毒株在胞内生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布鲁氏菌2308和RB51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侵染0、4、8、24、48h后,裂解细胞收集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布鲁氏菌对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状态。利用不同浓度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用布鲁氏菌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量;同时对胞内菌CFU进行计数和细胞凋亡的检测。研究结果:光滑型布鲁氏菌2308,粗糙型牛种布鲁氏菌RB51可以激活JAK2/STAT3;同时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感染复数为80侵染时间为8h时RB51和2308对JAK2/STAT3激活程度最强,而且该通路参与产生TNF-α、IL-1β;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较强影响布鲁氏菌弱毒株在胞内的生存和细胞的凋亡,而强毒株则影响较小。结论与讨论: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的胞内生存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密切相关,不同种型的布鲁氏菌对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也有差异,同时也证明了光滑型布鲁氏菌虽然能激活该通路,但是并没有降低或者影响其在细胞内的生存,说明信号通路的调控具有复杂性,其中各通路的具体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