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伦理学视域下的教育公正问题

来源 :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xy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正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包含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差别平等以及教育补偿原则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公正的范围包括宏观上的教育制度本身的公正问题和微观上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教育制度执行者的管理和行为公正问题.实现教育公正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教育管理公正,教育行为公正和教育制度公正.在共享发展意义上,教育效率以教育公正为伦理前提和价值指归.只有实现教育公正,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而稳定的社会基础,这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国家和政府之伦理责任.
其他文献
师德师风,教师是主体。读懂教师,关注教师合理关切,创新师德教育、师德宣传、教师激励、教师关怀,让师德建设在人性化、柔性化、科学化轨道上进行。一是落实支持激励,对乡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实行全额兜底,并根据乡村学校的偏远程度给予乡村教师每人每月50元~1000元的生活补助,提升教师职业含金量。探索乡村教师终身荣誉制度,让吃苦者吃香,有名有位有利。二是创新师德宣传。积极挖掘和宣传全国优秀教师、
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工会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称号后,在王正平教授领衔的全国教育伦理学会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2016年组织师生开展征集和宣传师德小故事的活动,以推进学校的师德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
南京晓庄学院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祥地、是陶行知师德理念的实践地.建校90年来,学校大力弘扬行知精神,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传承师德优良传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好师德建设.
自挂牌以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注意在师德实践创新方面做努力.师德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实践。要抓好在职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抓好职后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人境界。保持职前与职后的师范教育畅通、融通。
群团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的领域",是教育工会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新形势下,教育工会能够、也应当立足自身优势,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法治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模式,内在地要求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与自身要求相契合.以这一逻辑审视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求根据法治乃良法之治的特点注重教育的合道德性构建,根据司法工作者忠于法律的要求注重教育者价值信仰的确立,根据法的权利本位的特点对被教育者利益切实加以尊重,根据公民积极守法的要求注重被教育者对行为规范的自觉遵从.
基于诚信的伦理特质展开诚信教育讨论,体现了诚信教育的伦理视野.目前,诚信的理性认同与诚信的经验直观的价值背反,诚信的意识自觉与诚信行动资本的匮乏,家庭诚信教育的熟人取向与学校诚信教育的陌生人取向的差异,是诚信教育面对的道德矛盾.诚信教育以教育的诚信为前提,应该按照"有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诚实——全面的信用"之程式展开,通过改变诚信状况的悲观性认知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信心,通过诚信的日常唤醒机制让受
北京实验学校原名香山慈幼院,是一所百年老校,由民国总理、著名慈善家、平民教育家熊希龄先生创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将我们学校此项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和大家进行分享.学校将以“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
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关于"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我院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师德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特别是涌现出了许多为老师敬佩、受学生爱戴的师德标兵,成为师德建设的亮点和特色工作.
东北大学于2015年入选首批"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一年来,基地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在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积极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取得初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