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内筋成形性能为目标的带横向内筋构件强旋成形过程旋轮优化设计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旋压技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带横向内筋构件强旋成形过程中,旋轮的形状和大小对工件特别是内筋的成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内筋的成形性能,有必要对旋轮的形状和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提高内筋成形性能为目标,采用Taguchi方法对几个关键的旋轮参数(旋轮成形角D F、旋轮退出角β B、旋轮圆角半径R和旋轮直径D)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能够获得最佳内筋成形质量的旋轮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对最佳的内筋成形质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本文工作对带横向内筋构件强旋成形过程的优化设计和精确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01年本所研制了一台RXP-400CNC热旋压收口机。该热旋机在用户近五年的大批量生产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受住考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RXP-400CNC热旋压收口机的基础上,2006年本所研制了RXP-406CNC热旋压收口机。本文介绍了RXP-406CNC热旋压收口机的成形原理、设备主要结构和性能。
本文论述了SY一40旋压机数控化改造的过程,对设备改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分析和解决,明确了旋压机数控化改造应注意的问题。
为达到由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带动的上主轴沿轴向对毛坯的压制与伺服电机滚珠丝杆驱动的旋轮沿径向对毛坯的成形同步进行的目的,本文利用AMEsim软件对皮带轮旋压机床的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就其中的系统信号响应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对由变量泵、光栅尺、液压缸、电液比例方向阀组成的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而言,通
为了减轻重量,节约运行中的能量,提高有效载荷,增加射程,现代武器装备中许多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形状、加工精度及综合性能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如巡航导弹连接套、油箱壳体等带内加强筋薄壁回转体零件,对现有加工工艺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减薄率对坯料金属径向流动的影响,浅谈了减薄率对等效应力的影响,浅谈了复合筋零件旋压成形的工艺试验。
根据旋压件等壁厚的要求,通过旋轮位置控制进行非圆截面零件旋压成形。运用MSC.ADAMS建立三面圆弧型等距截面零件运动模型,获得旋轮位移仿真数据,同时结合零件的几何结构,分析得到工作台两轴(X、Z)的运动函数,拟合直线电机轴(S)运动仿真数据得到拟合函数,三轴联动共同合成旋压加工所需的旋轮运动轨迹。分析s轴拟合函数的误差分布情况,并加以补偿,通过matlab寻找拟合函数最优系数解,得到精度较高的运
在产品制造中发现带有环形底的旋压件圆筒开裂的情况之后,对其进行了调查、测试和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圆筒内壁的裂口缺陷为折叠和裂纹;其缺陷为旋压坯料尺寸不合适或采用的旋压工艺参数不匹配所致;带环形厚底正旋时,其旋压起始处不宜明显超出芯棒有效工作区的范围,以保证材料在旋轮与芯棒之间较好地进行塑性变形;当确实需要坯料的起旋处位于底部外形部位即存在超前量时,则应采用旋压力较小、保证不产生折叠、裂纹的与坯料尺
对产品在双轮旋压机上试制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三旋轮旋压结果进行对比,双轮旋压机旋压的产品满足了技术条件要求,并纳入批量生产。
以2195铝锂合金旋压件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观察其在旋压态、淬火态和固溶时效态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2195铝锂合金旋压件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大,且主要强化相是T1相和少量的θ′相;而经淬火处理后,其抗拉强度高于未经处理旋压态试件,但其屈服强度则低于未经处理旋压态试件,其主要强化相是GP区和少量的θ′相。
在2M立式旋压机上,采用正、反旋相结合的成形工艺,制备了6061铝合金特种筒形件,并分析了其变形前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旋压成形获得了所需尺寸规格的特种筒形件,旋压变形后其显微组织细小均匀,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本文介绍了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氯化氪(KrCl)准分子灯的光谱、输入功率以及222nm的辐射效率。KrCl准分子灯为同轴结构,内管和外管的内/外径分别为14/16mm和37.6/40mm。灯内总气压150Torr,其中含1.5Torr氯气和148.5Torr氪。测定辐照度后,通过Keitz公式计算222nm的辐射功率,而灯的功率则通过示波器结合高压探头和电流互感器来测量.结果表明,KrCl准分子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