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不打散--1950年代之後在中國的台灣原住民文學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8月,日本结束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中国境内的战争旋即踵起;台湾原住民族青年遭受殖民者、统治者纳编而成军团士兵的命运,并未随之结束.有限的史料显示,国共战争(1945年8月~1949年12月)期间,多有台湾各族的原住民青年遭到国民党政府的胁逼、诱骗而入伍,被迫卷入中国大陆境内的不同战役,或遭中共俘虏囚禁,或者因伤未及撤退而滞留中国.这群生活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却被长期忽略、确切人数不详的台籍原住民士兵及其后裔们,是否曾有任何「文学的」创作、书写或表述活动,毋宁是台湾原住民族文学研究亟待补足的区块.
其他文献
丘菽园(1874-1941)有「南侨诗宗」的美誉,是少数清末明初移居南洋的文化名人.他也自称「星洲寓公|,始终以中国子民自许.与所有传统文人一样,他维护传统、关心国事,积极支持维新运动,对祖国的局势保持高度关注.他在新加坡创办《天南新报》、诗文社、学校以提高侨民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意识,是南洋华侨政治与文化运动的领袖.着有《丘菽园居士诗集》,他的诗歌包涵强烈的个人感情,在南洋一带的华人文化圈起着推广、
在这一个私欲泛滥、物质生存欺凌精神存在的功利主义时代,有这样一位不媚俗于大众消费的、执着于人性思考和历史反思的精神旅者,他有着临床医学加艺术心理学等特殊的教育背景,既非镀金、也非淘金的异国流浪的人生经历,骨子里的浪漫、忧郁、激情、敏感、执着、真诚加上一些反叛的不羁和追求自由的勇气,这就是旅匈华人作家——余泽民.
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本土化趋向问题,是华文文学走过三十余年后,出现的全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问题,华文文学走向本土化,是随着移民生活的延长,不断深入异国文化与精神的结果.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给当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提出了的新课题,这些包括:什么是新移民华文文学的本土化,它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是什么;新移民华文文学本土化的阶段划分和理解;如何关注和研究新移民华文文学本土化问题.
诗歌的生成过程一般是指诗人的内心感受外化为诗歌文本的过程.天狼星诗社作为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马华诗坛的重要文学流派,融汇了古典与现代的表达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性现代主义书写,其创作心理非常值得探究.本文认为“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平衡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渴望”是天狼星诗社的深层心理创作驱动力,是其内心感受转化为诗歌文本的关键因素.
新移民女作家对家国伦理的书写,较之于同期大陆女作家尤为突出.其原因除了血缘上家国认同的集体无意识外,还有理性反思后的文化认同使然.不过,这种家国意识与她们特殊的流散身份相联系,具有对政治身份、文化身份与性别身份的探寻之特征.在思维逻辑上,家国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与古代儒家传统反向的思维逻辑结构,能够把忧国忧民之思落实到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把家国意识与个体情感相关联,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古代传统家国
在中港台之外,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马华文学)的发展最为蓬勃.马华文学因为旅台作家的出色表现而引人注目,但迈入全球化时代,不少非旅台作家的表现也渐露锋芒,诗人周若涛是其一.周若涛的诗歌富有戏剧色彩,有的甚至是典型的戏剧诗,当现实变成虚拟的世界舞台,天天有“好戏”上演,周若涛的诗歌,就成了一个感性与知性并蓄,可以承载历史、解读现实、塑造形象的虚拟空间(舞台).周若涛的诗歌,触及马来西亚的政治怪相、贪污
华人小说家李翊云是著名的新生代美国移民作家,目前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和一部自传式回忆录,获得多项重要英语文学奖项和提名,在当代英语写作世界中,尤其是在英语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李翊云的作品着眼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她的小说尤其擅长刻画小人物,用敏锐的视角发现和捕捉那些看似他们看似无趣的生活,用冷静克制的笔触反映他
今天全世界对于莎剧的演绎,都是不同程度的改编、改写,包括重组、挪用、再诠释,意在与当代语境或异质文化产生碰撞、对话和辩证.香港话剧团的《王子复仇记》,北京实验话剧家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台北当代传奇剧场的《欲望城国》、《李尔在此》等,两岸三地戏剧家们,在不同语境、不同问题的主导下,充满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或涉及主体建构问题,或表达当代经验和焦虑,将古今中西文化艺术融会贯通,展现了中国
本文锁定目前港台学界未有具体研究成果之《大学生活》,援引安德森将民族国家视为「想像共同体」之概念,以阐明友联出版社透过传播媒介《大学生活》,以建构「大学生」此一「想像的共同体」.本文指出《大学生活》面对共产主义、冷战、战后现代性和移民潮的国际动态环境,透过「大学生」此一「想像的共同体」之建构,对于「自由世界」的中国青年传达民族主义的想像,使得大学生成员产生民族的认同,并融入现代性的视野,传达出中国
一般被视为反共文学时代的1950年代,其实也是台湾战后中文通俗出版的出发时期.于1949年发布的「台湾省戒严期间新闻纸杂志图书管理办法」,因其审查基准暧昧,使得战后初期自中国大陆流入台湾的中文图书几乎都被列为没收对象,造成台湾各地的书局和图书馆呈现中文图书严重不足.随着中文阅读人口的增加,中文书籍的需求也逐渐上昇,基于市场需求,出版社开始雇用作家撰写小说.1950年代初期,唐贤龙的杂志《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