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病毒IgM抗体检测对病毒性脑炎病原诊断的意义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和血清病毒IgM抗体检测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特异性和应用价值.方法:118例于2008年4月~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脊液及血液中相应病毒抗体IgM进行检测.同期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7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18例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55.9%.其中以COXV和EBV为主要病原.病例组与对照组血和脑脊液抗体检测结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地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多由肠道病毒和疱疹病毒引起,其中以COXV和EBV为主要病原.同时进行多种病毒抗体检测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帮助.用ELISA法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是早期确定病毒性脑炎病原的较理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开普兰单药起始治疗儿童癫痫,控制癫痫发作不理想的病例,添加伊来西胺片后,癫痫发作被完全控制.方法:确定诊断的儿童癫痫患儿30例,开普兰起始单药,20-60mg/kg.天bid口服2-3月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25%.添加伊来西胺片,25-50mg/次.bid口服,3-5天加量25-50mg/次.bid口服,最大加到150mg/次.bid口服,2-6周后,癫痫发作完全控制.伊来西胺片维持此时剂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左乙拉西坦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清洁级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对照组),模型组(Li-pilo组),左乙拉西坦治疗组(Li-pilo+LEV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癫痫大鼠模型,研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的影响及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NS)24只、模型组(Li-PILO)24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LEV)24只和左乙拉西坦组(LEV)24只.结果:各组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盐水
目的:报道3例Rett综合征(RTT)MeCP2的基因型突变.方法:2012年9-12月间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诊断的RTT,通过留取EDTA抗凝外周血5ml,通过DNA提取,PCR及测序,检测MECP2基因外显子,应用NM_004992.3作为比对系列,进行突变基因分析.结果:3例MeCP2基因突变,包括2例杂合突变和1例无义突变.同时患儿父母进行了MeCP2基因分析,在该位点都正常,表明患儿的无义突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或托吡酯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以便减少其升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及不利影响,并更好地控制癫痫.方法:52例癫痫患儿,按使用药物分为托吡酯组(26例)与丙戊酸钠组(26例).结果: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hcy在用药前分别为(6.54±2.47)μmol/L、(7.11±3.04)μmol/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及托吡酯可引起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在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儿病例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其中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3例未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组生化指标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脑干听性诱发电位(BAEP)对面神经麻痹定位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治水平,评估面神经麻痹的预后.方法:以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例面神经麻痹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35例患儿其中10例BAEP正常,诊断为单纯性面神经炎,出院时8例治愈,2例出院症状明显好转,1个月内随访基本治愈.25例BAEP异常(阳性率71.42%).结论:BAEP能反映由听觉传导径路的病变导
目的:探讨儿童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LT在儿童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医院门诊诊断的198例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及睡眠检测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本研究中儿童发作性睡病患者多于10岁前起病,只有少部分具有四联症,完全性猝倒发生率低,多为不完全性,有白天睡眠增多及典型猝倒的症状即要注意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而MSLT阳性率在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中不高,儿童患者的诊断不能对
目的:测定不同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中水通道蛋白4(AQP4)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二者在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小儿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51例,测定三者及各组轻重不同组之间脑脊液AQP4与NSE的水平.结果:化脑组脑脊液AQP4明显高于癫痫组(P<0.05),癫痫组、病脑组脑脊液NSE明显高于化脑组(P均<0.05).病脑组及癫痫组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于医院小儿神经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外伤性脑梗塞患儿24例.结果:外伤后脑梗塞临床特征较突出,偏瘫、失语、抽搐较常见.头部CT或MRI显示梗塞灶多位于基底节区.经治疗半年内所有患儿瘫痪肢体基本完全恢复.结论:小儿外伤后脑梗塞与基底节区血管特异性以及小儿血管发育不完善有关,而顶叶、额颞叶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