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园林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来源 :2011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各类院校培养园林人才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及课程体系等情况。以此为依据,提出浙江省园林人才培养的对策:建立区域性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明确办学思路,顺应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提倡一专多能,因材施教,拓展园林人才的就业方向;开门办学,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互动,全面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其他文献
风景园林专业关注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风景园林案例研究课程是联系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桥梁,借助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风景园林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在研究中了解设计过程,总结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设计;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
从园林课程的教学方法入手,结合苏州大学园林学专业所制定的目标,在吸收老院校办学经验的同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苏州大学园林课程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及成效,并对我国园林学专业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园林教育如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是英国公认的教学质量卓越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的风景园林系以独特的培养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时获得英国风景园林学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认定。从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风景园林系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和教学环节及管理4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设计表达培养、设计任务安排、设计展览、教学管理方法6个方面的特色,旨在为中国建设国际认可的风景园林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探讨了园林专业本科生第—个设计作业的教学的方法。通过北京林业大学主教学区环境设计的作业的教学互动过程,探讨了确定设计要求,让学生进入设计状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进而为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在深入研究了国内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公共工作室与公共工作室专业实践教学的概念,并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为例做了关于公共工作室专业实践模式具体内容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分析与实践教学的目标。
社会文化观念的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给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手绘表现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专业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结合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手绘的重要性。
回顾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历史及其特色,归纳了以主干课程《中外园林史》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既有成果,反思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反馈的新的问题,提出了并非仅关注单一课程的,而是以整合一体化为核心的课程群教学改革途径与对策。
对20所院校园林树木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找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园林树木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多在春季开课,总课时安排在68学时左右,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8学时,绪论2学时,总论8~13学时,各论25~30学时,实习1周;各论与实验课时比例近1:1。
与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园林本科培养体系相比,我国园林本科人才培养尚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目前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后,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在校生对上海交通大学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目标、知识、能力等问卷调查,并详细分析了欧美国家和亚洲发达国家代表性大学的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办学思想和定位,提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以“国际化、
园林专业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园林人才既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文艺术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园林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校地合作”为园林人才培养的方式转变提供契机。阐述了校地合作中园林专业培养的不同舞台,从校地合作过程中明晰了社会对园林人才不同需求目标,提出了不同就业方向园林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手段,最后探讨了学校教育方式转变与注意事项,并对校地合作园林人才培养进行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