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而不散的华语新诗:《四海为诗》文本分析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语境牵动离散词语,透露移民的身体动作、日常生活、文学书写的延异。本文以美国新泽西大学米家路主编的《四海为诗》,探讨当代中国移民诗人如何摆脱“四海为家”有关流浪与寓居的想象,进入以华语为依靠与再现的跨国脉络。这本2014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的诗集,收录23位居住北美的中国诗人的作品,连接着华文文化母国、中国出版市场、北关华人移民,叠合之处折射离散论述的形成,以及在地思考的进行。本文首先分析23位诗人的身份与背景,进而解读他们的诗作主题与书写特色。最后会讨论这本诗集的坐标意义,论析它如何回应华人移民与离散话语等更大命题。
其他文献
一般被视为反共文学时代的1950年代,其实也是台湾战后中文通俗出版的出发时期.于1949年发布的「台湾省戒严期间新闻纸杂志图书管理办法」,因其审查基准暧昧,使得战后初期自中国大陆流入台湾的中文图书几乎都被列为没收对象,造成台湾各地的书局和图书馆呈现中文图书严重不足.随着中文阅读人口的增加,中文书籍的需求也逐渐上昇,基于市场需求,出版社开始雇用作家撰写小说.1950年代初期,唐贤龙的杂志《中国新闻》
1945年8月,日本结束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中国境内的战争旋即踵起;台湾原住民族青年遭受殖民者、统治者纳编而成军团士兵的命运,并未随之结束.有限的史料显示,国共战争(1945年8月~1949年12月)期间,多有台湾各族的原住民青年遭到国民党政府的胁逼、诱骗而入伍,被迫卷入中国大陆境内的不同战役,或遭中共俘虏囚禁,或者因伤未及撤退而滞留中国.这群生活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却被长期忽略、确切人数不详的
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有“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日本意识”以及“西方意识”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台湾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文化视域的观照之下,台湾新文学中的“台湾意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总体而言,书写着从“中国化”到“去中国化”的本质之变,展现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变性.随着新世纪台湾社会本土化思潮的逐渐泛滥,“去中国化”已然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
以“海水到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花踪”为标帜的“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由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集团《星洲日报》于1991年创办,旨在弘扬华文文学,奖掖成绩突出的华文作家.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2001年开始,“花踪”设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笔者曾经在《韩国华文文学:探索四个来源与现状》一文里提到韩国人金山(本名张志乐,1905-1938)1919年三·一运动失败后流亡到中国参加韩国抗日独立运动和中国革命运动时,用现代华文写了新诗与短篇小说这一事实.然后指出来:“这可以说也是韩国华文文学的另外一个来源.”这一系列流亡中国大陆从事抗日独立运动的韩国斗士的华文作品在《韩国青年》等杂志上发尅发现,就可以说属于继承这个来源的一支韩华文学了.
台湾近十余年来因为「小三通条款」的原因,与福建地区有了较多的往来互动,遂连带刺激了台湾学界对「福建」区域问题的关注,目前相关学术知识生产,乃以「闽南文化」、「闽、台关系」范畴的探索最受瞩目.而在此一新兴研究风潮之中,个人特别留意到位居闽、台地域政治重要节点的金门角色意义.
语言往往涵容、负载着民族的重要文化信息.在台湾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中,可以发现语言与广大民众的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大陆同胞较少面临国族认同的纠结,从不怀疑自己是中国人、炎黄子孙.而台湾同胞则有所不同,特别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他们先后经历了异族殖民统治以及冷战和内战的交叠而与祖国大陆较长时间隔绝,因此其国族认同在历史的巨大变动中经受波折和考验,显得格外地复杂.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旅美华文作家周励女士的自传体小说,1992年出版,当时发行160万册,跟《北京人在纽约》一起,轰动了中国内地,先后获得北京《十月》文学奖、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被誉为新移民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载入文学史册的经典,在出版了25年后的今天,依然得到持续的关注、评论和研究.如2015年,一位“从十一岁开始大量地阅读小说,已经培养了很敏锐的文字判断能力的网红白领写道:“记忆深刻
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政治上“反攻大陆”的需要,国民党当局全力推行“反共战斗文艺”,明令禁止传播和阅读大陆30年代文学作品.在当局的引导和影响下,出现了以姜贵的《旋风》《重阳》,陈纪滢的《荻村传》,王蓝的《蓝与黑》,司马中原的《荒原》等为代表的“反共战斗文艺”作品.一时间,“战斗文艺”甚嚣尘上,成为50年代台湾文学的主导力量.
旅加华裔作家陈河着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考古和古老的殷墟文明,在时间的回溯和空间的流转中,通过非凡的想象演绎了精彩又意味深长的“甲骨时光”.小说通过充满隐喻的互文结构、古今呼应的“有情历史”和天人感应的现代映射,以杨鸣条和贞人大犬这两个文化守夜人为中心,生动呈现了乱世时空中那段曲折的考古经历和古老神秘的殷商文化,表达了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中国考古学者和作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殷商文化的深沉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