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转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条件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方法并研究转染后细胞性质.方法 采用基于HIV-1的VSV-G假膜化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研究不同转染条件包括感染复数、感染方式、感染次数对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大鼠骨髓间质干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通过PCR和RT-PCR检测慢病毒基因整合至大鼠间质干细胞基因组情况;有限稀释法克隆单个慢病毒转染阳性大鼠间质干细胞,体外研究其生长动力学,细胞周期,细胞核型和分化能力,体内研究其向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部位迁徙情况.结果 利用慢病毒高效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转染效率达95%以上.转染效率和荧光强度随感染复数增加而升高;离心力作用下感染效率为静态作用下的两倍以上;在感染复数为12.5时连续感染两轮后转染效率从39.1±2.7%升高至62.4±1.7%,两轮以后转染效率无显著升高.PCR证实慢病毒基因稳定整合至大鼠间质干细胞基因组中.有限稀释获得四株单个转染阳性细胞来源的大鼠间质干细胞克隆.流式分析表明转染的大鼠间质干细胞克隆培养16周后依然维持与亲代转染后一周水平相近的阳性率.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慢病毒转染未影响大鼠间质干细胞的生长和遗传稳定性,不改变其体外成骨成脂分化能力和体内向损伤位点迁徙能力.结论 本研究采用优化的慢病毒转染条件明显提高了大鼠间质干细胞转染效率和存活率,并且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为利用间质干细胞基因和细胞治疗大鼠疾病模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从竹子深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基质,以该基质为原料,适量添加聚合物或无机物,制成不同的复合型生物抑菌剂PWl, PW2, PW3。由于该复合型生物抑菌剂的主要物质具有良好的增溶、助溶性,能使添加的一些有效抑菌成分很好地溶解在其中,并有效地渗透和扩散到基质中,从而提高了抑菌的持久性。经测试PW2对三种木材霉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其次是PWl,最弱的是PW3;PW2对木材中常见黑曲霉的抑菌性为90%、绿色木霉
本研究采集昆明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花卉土壤,利用Pallo法对土壤腐殖质进行分组,跟踪土壤总有机碳、胡敏酸、胡敏素和富里酸(FA)的数量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探讨其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年限对HA和FA的影响不明显,HM和HM/TOC比值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呈逐年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则呈明显上升
本文阐述了借助于荧光辅助糖电泳技术对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的产物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采用工mageJ软件对荧光辅助糖电泳展示的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并拟合后发现,产物还原糖的荧光强度与还原端的量成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该技术可以用于纤维素酶活性的定量分析,并且可以实现对纤维素酶催化产物种类与浓度的快速展示与分析。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家族的内切纤维素酶作用于无定形纤维素所催化产生的纤维寡糖种类与浓度也有明
本研究以非编码小RNA STnc640为对象,探索其在调控沙门氏菌菌毛相关基因表达和毒力中的功能。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野生株和突变株中bcfAfimA以及其它菌毛主要亚单位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STnc640突变株bcfA和fimA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分别为野生株的71%和50%。sef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是野生株的三倍。其它菌毛亚单位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株差异不显著。表
通过对牛蛙皮肤cDNA文库筛选得到2个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多肽Temporin-La和Palustrin-Ca,多肽合成氨基酸序列,MIC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emporin-La对金葡菌和猪链球菌2型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Temporin-La对金葡菌的MIC值为2.5μg/mL,对猪链球菌2型为15.6μg/mL. Palustrin-Ca对金葡菌的MIC为7.8μg/mL.并且
本文针对新疆泥火山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放线菌,探索了新疆乌苏泥火山可培养放线菌的群落、生理特性、分离放线菌的有效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巧株放线菌菌株,在5%的盐浓度下,分离到的放线菌数最多,随之菌数下降,由实验可知,泥火山中有许多中度嗜盐放线菌,对其抗中度NaCl的营养条件、培养温度、pH、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适应、生理机制等对嗜盐放线菌的生长、代谢产物及其细胞组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具有较
本研究以前期从秦岭分布的中国林蛙所获得的具有广谱、高效抑菌活性的抗菌肽(B23)为研究对象,选用5种作用机制不相同的抗生素与B23联合,检测其对临床分离的4种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了5种抗生素及1种抗菌肽单独作用、与其两两联合作用的抑菌效果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抗菌肽分别与5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4种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合扫描电镜结果,初步推
本研究利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阻断斑堡链霉菌的relA基因,结果显示突变菌株不产生孢子,菌落颜色由白色变为浅黄色。同时,在摇瓶发酵水平上斑堡链霉菌relA基因阻断突变株1203默诺霉素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约3-5倍。本研究为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班堡链霉菌,获得默诺霉素高产菌株供了信息。
本研究是在首次完成Tp单基因DNA疫苗筛选构建及免疫活性初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具有显著免疫佐剂效应的IL-2基因插入己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Gpd中,融合构建多价DNA疫苗,用壳聚糖(CS)纳米颗粒包被后导入新西兰兔体内,利用CS纳米颗粒高效的基因转导能力及IL-2的佐剂效应诱导动物细胞表达免疫原性更强的融合蛋白,强化免疫应答;同时采用核酸疫苗初免、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