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西安地区7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3年逐日基本观测资料,结合Golden software Surfer 8和vb编制西安地区降水、温度分布图自动绘制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并通过DPS数据处理系统、SPSS Statistics、MATLAB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44年降水和温度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以及与降水和温度有关的灾害性天气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降水随时间变化平稳,年变化基本在612 mm左右,多雨年/少雨年为6/5,沿秦岭北麓测站较全市增加,1992年出现由多变少的突变,2002年出现由少变多的突变,有2年、4年和12年的变化周期震荡,近年来雨日逐渐减少。夏季降水等值线空间分布比较稀薄,冬季较密集,春季比秋季偏干趋势明显,夏季比冬季偏湿趋势明显。降水量月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幅度达101mm,6月迅速增多,7月达顶峰,10月迅速减少。3月降水趋势异常为户县站最多,其余月份均为蓝田站最多,户县、蓝田雨日稍多,1~5月雨日缓慢上升,5~10月波动上升,到9月达顶峰后至12月突然急剧下降。(2)气温目前上升到暖期,拟合增长率0.365℃/10a,1985年处于历史最低点,2013年处于最高点,两者相差2.88℃,高温年与低温年相当,1994年为突变年,2000年突变增高达最大,存在显著24年长周期变化震荡。因秦岭北麓气候影响,南部气温偏低,城市热岛导致城区最高。春季增幅最大,冬季气温等值线空间分布稀薄,夏季密集。气温月空间分布除9月长安最低外,其余蓝田最低,3~9月城区最高,10~2月户县最高。春夏季平均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秋冬相反,地面最高温度呈略下降趋势,最低呈升高趋势。气温上升是影响西安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气温对地温的影响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降水和温度综合分析来看,西安地区南部低温多雨,北部高温寡雨,户县和城区气候比较接近。(3)与降水和温度有关的灾害性天气变化分析表明,西安地区属于高温多发地区,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冬季,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暴雨频次2011年出现最多,44年中有5年无暴雨发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暴雨出现频次呈增加趋势,90年代至21世纪初,暴雨出现频次减少,近年来暴雨出现频次呈增加趋势,暴雨日数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