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萃取法制备的TiO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

来源 :第五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醇凝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干燥),得纳米TiO<,2>粉体.用XRD,BET,FT-Raman和FS对上述粉体进行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反应,研究不同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所得粉体比较,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干燥的粒子粒径小,比表面大,光催化活性好.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CF气体,对YBCO薄膜表面进行了可控的rf等离子体氟化处理。AFM与XPS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氟化所起的作用主要为化学作用。氟化可造成Y(3d)与0(1s)两元素的本征峰相对强度减少,甚于消失,而对其它元素则影响不大。该文的研究为利用等离子体氟化YBCO膜形成弱化势垒层提供了初步结果。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孔体积、较低密度和低热导率的块状气凝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廉价的工业级多聚硅E-40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以乙醇为干燥介质在超临界条件下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块状SiO气凝胶,用扫描电镜和孔径分布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Hot Disk热学测试仪对气热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气凝胶为纳米多孔结构,孔径在20nm附近,热导率在0.022E/m.
研究了可压缩性抗溶剂沉淀(PCA)制备扑热息痛微细颗粒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发现,过程的操作压力对颗粒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溶条件下得到的颗粒比分相条件下得到的颗粒颗粒要小得多.其他操作条件——温度、流速和溶液初始浓度对颗粒的形成也存在影响,温度升高,流速加快和初始浓度降低会使颗粒增大.压力9MPa,温度25~38℃时,主要形成长度30μm左右的针状颗粒和长度小于10μm的圆柱体形颗粒.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绿色超临界CO萃取技术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课题组在承担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中药生产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以超临界萃取为关键技术并合理集合其它新技术,研究来自中药企业中的开发需求,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川芎当归复方、葡萄籽和一种含生物碱的中药材(命名舒心)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提取物
实验发现,尽管全氟辛基磺酸钾(CFSOK)是一个简单的链状表面活性剂,但是它可以在超临界CO中形成反胶束.在适量水和正戊醇共存时,体系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均相.校正后的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W)可以超过20.紫外光谱研究表明,此体系可以溶解极性的甲基橙和氯化钴.
以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为修饰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对纳米SiO颗粒表面进行有机修饰.实验表明,经过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修饰后,纳米SiO颗粒表面特性发生显著改变,由强亲水特性变成强疏水特性.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明,修饰剂与颗粒表面以化学反应为主.在温度为60℃、压力为20.0MPa的条件下,实验考察了修饰剂表观浓度对修饰结果的影响,当修饰表观浓度为0.6﹪(wt)时,修饰剂在SiO
研究了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中萃取β-胡萝卜素,着重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流量等因素对β-胡萝卡素萃取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杜氏盐藻中萃取β-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条件.
Wilkinson催化剂(Rh(P(Ph))C1,Ph=CH)在普通有机溶剂中是可溶的,催化剂的分离过程是均相催化烯烃氧化反应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Wilkinson催化剂是不可溶的,因此它可以设计成一个异相催化氢化反应.在本工作中,我们用多孔材料负载了Wilkinson催化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烯烃氢化,得到了很高的反应收率.该种催化剂具有普通均相催化剂的反应速率,还具有异
本文对静态加入夹带剂的超临界CO萃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超临界CO萃取脱除葡萄籽油的萃余物为原料,重点考察了静态加入夹带剂的条件下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等对原花青素产品萃取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并得到了适宜的工艺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萃取结果进行了数值拟合,建立了一个2-N-2型反向传播网络,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样本的误差最大值为3.59﹪.
用超临界CO萃取灵芝破壁孢子粉中的孢子油,萃取条件40-45MPa,40℃,得率30.7﹪.利用GC-MS和L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