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中Wilkinson催化剂催化烯烃氢化反应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oya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ilkinson催化剂(Rh(P(Ph)<,3>)<,3>C1,Ph=C<,6>H<,5>)在普通有机溶剂中是可溶的,催化剂的分离过程是均相催化烯烃氧化反应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Wilkinson催化剂是不可溶的,因此它可以设计成一个异相催化氢化反应.在本工作中,我们用多孔材料负载了Wilkinson催化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烯烃氢化,得到了很高的反应收率.该种催化剂具有普通均相催化剂的反应速率,还具有异相催化剂的优点,可以用于流动的固定床式反应器.
其他文献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作者以不同厚度的(LaCuO)作为缓冲层,在SrTiO(STO) 基底上外延生长了相同厚度的LaSrCuO薄膜。X光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薄膜样品呈C轴取向生长并具有很好的外延结构。随着温缓冲层厚度的增加薄膜的C轴晶格常数增大。利用四引线方法,作者在DC-SOUID上测量了薄膜的电阻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区,缓冲层越厚,电阻越小。在缓冲层最厚的样品,薄膜的低温电阻可以用变程跃进模型拟
该文介绍了利用PLD(Pulsed Laser Deposition)在MgO基底上制备YBCO/BaZrO多 层薄膜的技术,用X衍射分析了样品的结构,显示了这两层薄膜的生长情况良好,并测量了BaZrO的电路回线。讨论和展望了BaZrO材料的应用前景。
该文介绍了氧掺杂对T1BaCaCuO(T1-1212)薄膜超导电性的影响。T1-1212薄膜是在氧气中经高温热处理生成的,超导转变温度一般为80-90K。薄膜在Ar气氛中经低 温脱氧热处理后,氧含量可达到最佳值,薄膜的超导电性明显得到改善,Tc最高可达到100K,Jc(77K,0T)高于1×10A/cm。薄膜处于缺氧状态时,Tc和Jc又会下降。低温脱氧 热处理后,对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形貌也进行了研究
该文利用CF气体,对YBCO薄膜表面进行了可控的rf等离子体氟化处理。AFM与XPS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氟化所起的作用主要为化学作用。氟化可造成Y(3d)与0(1s)两元素的本征峰相对强度减少,甚于消失,而对其它元素则影响不大。该文的研究为利用等离子体氟化YBCO膜形成弱化势垒层提供了初步结果。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孔体积、较低密度和低热导率的块状气凝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廉价的工业级多聚硅E-40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以乙醇为干燥介质在超临界条件下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块状SiO气凝胶,用扫描电镜和孔径分布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Hot Disk热学测试仪对气热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气凝胶为纳米多孔结构,孔径在20nm附近,热导率在0.022E/m.
研究了可压缩性抗溶剂沉淀(PCA)制备扑热息痛微细颗粒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发现,过程的操作压力对颗粒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溶条件下得到的颗粒比分相条件下得到的颗粒颗粒要小得多.其他操作条件——温度、流速和溶液初始浓度对颗粒的形成也存在影响,温度升高,流速加快和初始浓度降低会使颗粒增大.压力9MPa,温度25~38℃时,主要形成长度30μm左右的针状颗粒和长度小于10μm的圆柱体形颗粒.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绿色超临界CO萃取技术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课题组在承担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中药生产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以超临界萃取为关键技术并合理集合其它新技术,研究来自中药企业中的开发需求,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川芎当归复方、葡萄籽和一种含生物碱的中药材(命名舒心)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提取物
实验发现,尽管全氟辛基磺酸钾(CFSOK)是一个简单的链状表面活性剂,但是它可以在超临界CO中形成反胶束.在适量水和正戊醇共存时,体系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均相.校正后的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W)可以超过20.紫外光谱研究表明,此体系可以溶解极性的甲基橙和氯化钴.
以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为修饰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对纳米SiO颗粒表面进行有机修饰.实验表明,经过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修饰后,纳米SiO颗粒表面特性发生显著改变,由强亲水特性变成强疏水特性.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表明,修饰剂与颗粒表面以化学反应为主.在温度为60℃、压力为20.0MPa的条件下,实验考察了修饰剂表观浓度对修饰结果的影响,当修饰表观浓度为0.6﹪(wt)时,修饰剂在SiO
研究了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中萃取β-胡萝卜素,着重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流量等因素对β-胡萝卡素萃取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杜氏盐藻中萃取β-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条件.